一个来自母校的“红包”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8 12:23:51
浏览

 
 
一个来自母校的“红包”  
 

今年春节,对于南京邮电大学湖北襄阳籍本科生王蒙(化名)来说略有不同。往年春节,小山村里各家各户大门敞开,小孩的鞭炮声、大人们打牌声交织出节日的热闹气氛,而此时已临近中午,村子里却关门闭户,只从田埂、乡道上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王蒙被突如其来的手机提示音吓了一跳,更令他吃惊的是短信内容,上面显示,学校财务处向他汇款2000元。他想不出这究竟是一笔什么款项。印象中,贫困生补助早已发放完毕。带着疑惑,他吃完午饭,正要拿起手边的书时,一通辅导员打来的电话让他释疑了。“辅导员让我确认是否收到款项。原来这是学校发给我们的一个大‘红包’。”

南京邮电大学学工部、研工部给予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人2000元、比较困难及一般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人1000元的特别补助;给予非湖北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每人1000元的特别补助。

南邮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精准帮扶的一个典型。同时,一场更大的爱心资助也正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展开。2月10日,教育部财务司、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次快速的决策

这个春节,南京邮电大学学工部部长张敏把6个科室的事情都细想了一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校领导要求学工部、研工部做好学生情况的摸排,关注学生心理及帮扶工作。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每日摸排是教育管理科的工作,但面对着每天都在加剧的疫情,她却始终放不下心来。

第一件想到并实现的事是心理咨询。武汉“封城”的一两天后,其他高校尚未行动,南邮的心理咨询热线、公众号便开通了。

“在学生帮扶这件事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一番苦思冥想后,张敏想到“资助,对湖北籍学生的精准帮扶”。

那一天是2月2日,原本是国家根据疫情发展第一次调整的复工日。但是,眼见疫情凶猛,2月2日、2月9日、2月14日乃至更久远的日子,复工都不可能实现。“学校有52名湖北贫困本科生,他们的父母多外出打工,现在复工无望,其家庭势必产生经济压力。”

当天,她便在工作群里跟同事们沟通资助事宜,所有人一致赞同。张敏随即与研工部负责人商量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事宜,并上报校领导,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彼时,学校还没有上班,而且申请经费手续较多。财务处同事特意加了一个班,“务必让这笔钱以最快速度打到学生卡上”。特殊时期,学校对此开“绿灯”,省去了校领导签字的环节,改为审查申请材料、复工后补签的方式。

2月6日上午11点,财务处传来消息,本科生的资助款已打款到账。13点,张敏给辅导员发信息,“请你们再次确认这笔钱是否到学生账上”。在那之后,学院副书记、辅导员陆续反馈,学生均已收到爱心款,并对学校表示感谢。2月10日上午,研究生的资助款也全部打款到账。

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手段

直接给学生打钱,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在如今的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中并不被认为是最佳方式。为什么此次采用了“非常规”手段?

“非常时期,第一时间直接打钱给学生,是最好的心理支持方式之一。”常年做学生工作的张敏,了解贫困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