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影响力评价应“因人而异”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1 21:21:18
浏览

 
 
学术影响力评价应“因人而异”  
 

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影响力的评价可谓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如果没有指标设置与定量化,评价缺乏刚性的标准,相关评审政策与程序就可能存在公信力的质疑。但是,有了指标化的测算,人们对量化评价所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更是痛心疾首。此前,我国学术界出现的“唯SCI”现象,便是这种难题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此情况下,我们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学术评价解决方案,而只能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平衡点。在我看来,考虑到“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以定性为主,把定量评价作为辅助手段。也正因如此,破除以定量为主“唯SCI”论,侧重代表作及其质量和同行评价,是我们在学术评价改革方面所必须作出的选择,也符合国际学术界的惯例。

目前,我们很多大范围、有组织的学术评价,其实未必存在天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它仅仅是当下情势中符合管理者需求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手段。相对于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提高同行评议的公信力,培植成熟的学术共同体并养成良好的研究伦理与文化,理顺高等学校内外体制与机制,营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更是学术影响力评价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果有些评价不可避免,还是应以同行专家的定性综合评价为主。评价材料应以内容为核心,将丰富多样的叙述材料、案例以及定量分析数据作为证据支撑,各方证据能够相互印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时,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确立不同的评价方案,且评价内容结构需要一定的弹性。不同高等学校和学科类型存在差异,或以文理或以工科见长,或以理论研究或以应用为特色,不宜赋以一刀切的指标与权重。比如,在机构层面,把综合性大学与工科院校并列,在学科层面,把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甚至同一门类中的如纯数学研究与应用数学、理论与应用经济学学科并置,对其理论价值与社会贡献赋以同样的权重,则难免会出现明显的偏差。

现实中,令人颇为忧心的工程领域研究不关注应用与技术开发,反而青睐于论文发表;纯粹的理论学科不专心于深入的学理性探究,反而忙于热点追踪,以求外部关注等浮躁现象,正是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方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简言之,学术影响力评价必须体现机构、学科乃至研究领域之间的差异性,要么不评,既然要评,就只能在成本与负效应之间作出抉择,因为相对于高昂的成本,简单量化所带来的危害更大。仅仅为了满足经济、简洁、易操作等需要的行政思维与管理逻辑,表面上降低了成本,但它的刚性与“粗暴”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科和学术的多样性及特色,而且正是目前我国学术重量轻质、重期刊发表轻教育与社会贡献,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基础研究创新不足、应用研究价值不彰的根由之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本报记者陈彬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