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先试疫苗第一针”?还是要等到4月份!
“院士先试疫苗第一针”?还是要等到4月份!
3月3日晚,一张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的图片出现在社交网络上。该图片被认为是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配文还称:“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今天注射到陈薇院士左臂。专家组7名党员也一同注射。”
网上出现一片称赞声。
但随后不久,这张图片的真实性被证伪:“疫苗人体实验怎么可能会这么快?”
“严谨的科学家,不会做这事!”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图很明显是陈薇出征武汉前,注射提高免疫力药物的……”
微博认证为“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执行总编辑”的“凯雷”3月4日凌晨也发微博称:“流传的这张照片是陈薇出征武汉前,和我03(年)打的是一样的针,旨在增强免疫力出征战场”“这些流传的图片上的文字是不对的”。
上述图片的出现,也许代表着人们对疫苗成功的热烈期盼。
“亲身试验”的前提是“进入临床”
“首先,‘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这样的表述不严谨,疫苗研制成功这样的词也不能随便用。”
正在开展新冠病毒某疫苗研发的一位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疫苗的研发周期是很长的。”
这位要求匿名的研究人员表示,研制的疫苗进入临床以后,还要经过从小范围人群试验到大规模试验的过程,临床满3期以后,国家相关药审部门才能批准疫苗的上市,这时候的“疫苗”才能真正称之为“疫苗”。
那么,疫苗研制过程中的“亲身试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有疫苗研制的前期工作——包括工业制备的生产工艺、动物水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通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核同意等工作已经做完了,候选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才能开始小范围的人体临床试验,这时候才会有研发负责人‘第一个接种’。”
该研究人员说,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完就“亲身试验”,医学伦理上应该是通不过的。
该匿名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有些疫苗在动物身上有效,但到人身上就不那么有效了。那这个疫苗能进入临床吗?所以一定要证明疫苗的有效性,这才行。”
“注射给自己,并不说明能注射给公众。”另一业内人士提到:“必须按规定来做。”
最快的疫苗或“4月份开始临床试验”
其实就在3月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刚刚播报了相关进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新冠疫苗研制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这一“重要阶段性成果”是指疫苗研制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环节吗?这条新闻播报中并未提及。
但从该新闻中陈薇院士“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的表态中可知,其团队研制的疫苗尚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而就在5天前的2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国家新冠肺炎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平台时,也听取了随行院士对疫苗研发情况的介绍。
在该院士的介绍中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各个疫苗研发团队都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力争最快的疫苗在4月份开始临床试验”。
另一边,记者获悉,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3月4日介绍,目前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正在进行6种疫苗的动物实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