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蝗灾更紧急!草地贪夜蛾“卷土重来”,已入侵7省区(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7 09:26:16
浏览

“这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尽管南方越冬区一直在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但经过一代代的繁殖,它的基数肯定大了,北迁的总数就大了。”

今年还要继续面对境外种群迁入的压力。

除了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都出现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

2018年亚洲只有7个国家发生草地贪夜蛾,2019年达17个国家。

“所以境外迁入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副处长、研究员姜玉英告诉《中国科学报》。

北迁提前一个月

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26个省份,发生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主要影响作物为玉米。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2020年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务更为艰巨。截至3月6日,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76万亩,目前发生面积近55万亩。

“昆虫迁飞有它的规律,随着季风加强,它就会北迁。”王振营说。

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侵入我国,4月从蔓延到云南周边省份,5月到达长江流域,到达黄淮海夏玉米区比较晚,且为点片发生,成虫最北迁飞到内蒙古自治区。

“今年3月6日发布的虫情,已经相当于去年4月底、5月初的情况了。”姜玉英告诉《中国科学报》,3月份草地贪夜蛾开始陆续往北边飞。

胡高判断,借助西南气流,草地贪夜蛾在3月份可以到达北纬28度左右,即湖南、江西,但没有特别适宜草地贪夜蛾的作物,所以“3月对主要作物为害不大”。

3月底,江苏、安徽就有可能出现草地贪夜蛾零星迁入,不过长江流域主要迁入期是在4、5月份,比去年早一个月。

5-6月可能会到达河南、山东一带黄河区域,7月份有可能进入东北春玉米区。

王振营预计,到达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时间也将早于去年,而且6月份正好是黄淮海夏玉米的苗期,最易受草地贪夜蛾为害。

因此今年的发生面积肯定会比去年要大。

首要的是虫情测报

王振营告诉《中国科学报》,草地贪夜蛾属于鳞翅目害虫,在幼虫期为害作物,对它的防治肯定是以幼虫为主。“首要的措施是虫情测报。

什么时间会迁飞到哪里?虫子发育到哪个阶段?必须得清楚。”然后根据发生情况,做好防控准备。

“现在测报有手段了,不像去年草地贪夜蛾刚来的时候,我们也搞不清楚哪个工具有效,比如高空测报灯、黑光灯,以及性诱监测,在什么情况下用效果更好。”

姜玉英说,经过摸索,去年6月下旬,他们与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找到了一些有效的监测手段。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要求,全国玉米生产重点县每个村至少一套性诱捕器,西南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和玉米小麦主产区,每个县至少配备一台高空测报灯。

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成“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控信息调度平台”。

这是我国植保体系全国规模的大型应用系统,可满足各级植保机构信息采集、传递、汇总、分析、发布、查询等工作需要。

姜玉英介绍,这个平台可以调度各地虫情、防治进展,布置总体防控任务。县级植保站专业技术人员白天下地调查虫情,晚上通过平台上报调查情况。

“今年我们一直在实行成虫和幼虫‘首见’当天报、发生情报周报制度,第一时间了解虫情扩展情况,为防控争取更多时间。”

“草地贪夜蛾被列为重大农业害虫,在重要发生时期采取日报制度。从县到市到省,最后到国家。”王振营说。

和去年相比,更加心中有数

而在防控手段上,“目前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可以结合一些生物农药,也可以结合物理防治、性诱剂诱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