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等学者《柳叶刀》发文 揭示新冠致死危险因素
曹彬等学者《柳叶刀》发文 揭示新冠致死危险因素
截至3月9日,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达463人。有观点称,该国死亡率增高与其老龄化程度有关。意大利目前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患者平均年龄81岁,且多数人有健康问题。
3月10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人在《柳叶刀》刊发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高龄患者确实更可能面临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一些指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比如高龄、入院时器官衰竭评估(SOFA)分数较高,以及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含量大于1微克/升等。
同时,研究人员首次关注了新冠病毒排毒时间,即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继续繁殖的时间。研究显示,幸存者排毒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20天,最短8天,其中一例长达37天。
该文由北京协和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及清华药学院的研究者共同完成。
这些指标须警惕,有并发症者更危险
论文统计了191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他们全部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最早的两家定点医院。
入院时间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其中137人已出院,54人死亡。从疾病发生到出院的中位时间为22天,死亡中位时间为18.5天。
研究整理了191例病患的完整临床指标数据,发现死亡病患与幸存者间存在一系列指标差异。
比如年龄,死亡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9岁,幸存者为52岁。
再比如SOFA评分,死亡患者的SOFA评分中位数为4.5,而幸存者评分中位数仅为1。
整个临床过程中,死亡病患的D-二聚体、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随疾病恶化有明显升高。发病后第16天,死亡病患的心肌钙蛋白I迅速增加,但幸存者这一指标在发病后第13天开始下降。
此外,住院期间,40%(77人)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幸存者的淋巴细胞计数会逐渐增多,而死亡病患的淋巴细胞持续减少,直至死亡。
与幸存者相比,死亡患者更易出现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半数死亡患者有继发性感染。幸存者和非幸存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表现有显著不同。单变量分析发现,患有糖尿病或冠心病等合并症的人死亡率更高。
关注病毒排毒期
病毒排毒期(viral shedding)即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继续繁殖的时间。在流感中,排毒期越长越可能导致死亡。文章指出,评估感染性病毒复制水平和持续时间,对评估病毒传播风险、制定治疗及隔离措施有重要意义。
住院患者主要症状、结局和病毒脱落持续时间。
曹彬等人此次统计的案例中,幸存者排毒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20天,而非幸存者一直到死亡当日,其病毒检测结果仍为阳性。
从发病起,幸存者中排毒期最短8天,其中一例长达37天。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出院的29例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接受治疗的中位时间较长,为14天,排毒期持续的中位时间为22天。重症患者排毒期持续时间为19天,危重患者为24天。
作者表示,病毒复制和排毒时间与病人预后直接相关,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变病人预后很关键。
目前,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及静脉注射瑞德西韦的随机临床实验仍在进行中。本研究统计的患者中,95%(181人)接受了抗生素治疗,21%(41人)接受洛匹那韦或利托那韦的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