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博物馆的云端之门(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5 22:22:52
浏览

“此次疫情让大家进一步看到了互联网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但他强调,除了积极融合新技术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即把提供藏品展示服务转变为提供文化体验服务。

“当前博物馆的数字化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物的层面,但仅仅是把藏品用数字化方式展示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更深入地挖掘博物馆资源、讲好故事、融入更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开发虚拟形象、文创产品等衍生品。同时,可以把博物馆内容进行主题化。比如设计某一个主题,下面有几座博物馆联动,将线上游览、线下研学结合起来,让博物馆更有吸引力。”陈少峰建议说。

在厉新建看来,此前虽然一些博物馆已经做了数字化,但是大多没能建立起很好的展示平台,有些建立了展示平台但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少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没有有效地“带货”,这些都不能算最理想的状态。“博物馆如何以开放的姿态让馆藏资源成为社会多元创意的源泉、创新的依托,如何跟上潮流培育和整合具有私域流量的播主或网红导游,如何让作为形式的技术和作为内容的文化之间更好地结合,如何让线上博物馆成为既愉悦身心又有追求意义的融合载体,如何让线上博物馆既赶了时髦又能在受众心里有所沉淀,如此等等,也是不小的挑战。”

在此次的“云游博物馆”浪潮中,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回应。比如用弹幕和评论的方式,带动了观众与讲解员、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打破了此前线上游览的孤独感;在讲解文物的同时,在直播页面附上相关文创产品的购买链接,甚至请文创设计师出镜讲解,形成了从观展到购物的无缝衔接;不进展馆,没有文物,就在自家客厅用一部手机、一台平板电脑,也能吸引几十万人在线观看,在博物馆直播中走红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被网友称为“文博界李佳琦”“西安窦文涛”。

淘宝直播负责人简柔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博物馆直播带来的大量曝光,吸引了全国1000多个景区前来咨询合作,科技馆,甚至海外的博物馆,都已在洽谈未来几周的活动。

可见,“云游”浪潮已来,而它给博物馆、科技馆带来的转变才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