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科研,怎样才能追上奔跑的时间?
随着疫情形势稳定,高校学子们度过的无比悠长的假期即将进入尾声。截至目前,公布具体开学时间的省市,包括江苏、山西、广西、宁夏和四川等地。
例如,江苏在3月宣布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山西则给出了本硕博毕业年级按4月10日开学准备,高职、高专毕业班按4月15日做开学准备;广西也决定分批次开学,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毕业年级,自4月14日起有序开学……
等待学生回来“复工”是很多导师的心声。“学生要有工作量才能完成论文。所以职工往往会把实验时间让出一部分给学生。” 面对《中国科学报》的采访,京内某科研院所的研究员解释说,但无法动手做实验,拿不到数据,“项目完不成,论文就发不了”。
实验是科研的基础
虽然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正在“解封”,但仅限于部分科研人员与教师可以上岗,学生依然被隔离在家。
即便回到工作岗位,科研人员也无法进行实验,因为实验室依然不能开放。
在实验的另一端,牵扯的是项目申请、学生毕业、论文发表。没有实验为基础,课题组的后续工作几乎全部瘫痪。
“我一个学生的工作因为需要学校的高性能计算机,并需要去观察和测量标本,在家没法推进,只有让她多读文献,把其它部分的数据整理出来。第三个学生是研究介形虫的。假期里她和我一起整理一些数据、作图、一起写文章。但是她自己这个学期的工作,因为不能去学校解剖标本、观察标本,所以没能按期开展。” 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翟大有告诉《中国科学报》。
等待实验室重启
一位清华大学工科副教授对复工时间望眼欲穿,他的研究组内除了导师还有6个博士和1个硕士。“疫情期间学生都不能回校,实验室不能开,直接影响科研工作,对做模拟研究的老师可能影响小一点。我们的科研产出还是论文、专利、设备样机,这些都是要实验支持的。没有实验结果,就不能写论文、专利,不能返校就不能制作设备样机。”该副教授说。
在疫情旋涡中心的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曹余良也担心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下一级或者说低年级学生会有一点影响,因为无法开展实验,但是他们距离毕业只剩一年的时间”。而对于马上就要毕业的学生来说,曹余良倒并不太担心,因为这些学生的实验内容在春节前基本已经完成,“也许有部分研究数据需要补充或者复测,但这不影响论文整体方向的构建”。
苏州医学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更担心的是,虽然被困在家中的学生还可以撰写论文,但是因为缺乏部分数据,影响投稿,进而让毕业时间变得不可预期。
一位科学网博主在博客中写道:理工科的研究生大多需要做实验才能毕业,待在家里就做不成实验,导师远程指导也不方便。有的学生投出科研论文后,已经收到审稿意见,但在这个当口,不能回学校补做审稿人要求的实验。研三学生正面临找工作,但当疫情还没有消退时,大型招聘会肯定不适合举行了。
尽管3月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称,“可适当顺延夏季毕业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时间”。但依然无法打消所有人的顾虑,“毕竟北京落户政策对应届毕业生还有年龄的限制,这样对一些大龄研究生,是非常不利的。”北京某研究所的研究员表示。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在受访时也表示,疫情确实对今年毕业且有实验工作的学生影响很大。“实验不能做,意味着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的工作不具有系统性,很大可能会在疫情耽误的基础上再次延期。”这名研究员说。
动起来的实验室才有活力
翟大有在期待复工的同时,还建议将放假时间、还有各个科研项目的截止时间都适当地延后,以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和科研项目的执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