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2)
北京动物园的红斑羚好奇地看着游客 花蚀摄
在台北动物园,游客正在体验穿山甲科普展品 花蚀摄
深度爱好者如何逛动物园
如今,网络上的动物图片、纪录片资源众多、获取便捷。疫情期间,武汉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十几家动物园更是开起了直播,带着网友云“吸”动物。在这种技术环境下,我们为何还要去实地逛动物园?
在花蚀看来,这样的“浏览”只能借助别人的耳目去观察,而到了动物园,我们才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甚至可以用鼻子闻,去感受每一种动物的独特之处。
花蚀举例说,比如有种叫做熊狸的动物,有个神奇的特性,浑身会散发出甜甜的香味,甚至连肛门腺分泌的味道都是甜香的,有人将此形容为奶油爆米花的味道。“这个信息我很早就知道,但直到在动物园真的闻过一次,才能感受到那种甜腻腻、带一点臭、类似于热带水果的气味。那可真是神奇。”
2018年底,花蚀做了一件期待许久的事——用4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国41个城市的56座动物园,同时在网上进行图文直播。当时发起的微博话题“花老师带你逛动物园”,目前阅读量已超过2.3亿人次,途中所写的游记也集结成书《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行动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动物,喜欢动物园。同时,我想看看今天国内动物园行业的水平如何,并让大家看到一个动物园爱好者是如何逛动物园的。”花蚀说。
一位深度爱好者会如何逛动物园?花蚀的答案是“观察动物的自然行为”,也就是观察动物在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要这么干。而能否看到动物的自然行为,又是评价一家动物园好不好的指标。“只有把动物养好了,让它们觉得自己生存在了该生存的地方,它们才会愿意展现出自然行为。”
观察动物的自然行为,需要一点动物学知识,但花蚀认为,知识上的欠缺其实可以被细致的观察所弥补。“比如当你发现,总在水面或陆地上待着的鹈鹕,突然跑到树上了,那你就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下面是不是有树枝做的窝、窝里是不是有小鸟,就能发现原来它们上树做窝是为了生儿育女。”
“但是,如果你看到这两种情况,那一般就不是动物的自然行为了。”花蚀说:“一是野生动物和人类互动,比如熊作揖向人类乞食,或者黑猩猩向人扔东西;二是单调、重复的行为,比如豹子来回踱步、大象频繁甩头,可不要把这当作动物们活泼的表现,这些其实都是动物的‘刻板行为’,说明这些动物被养得太差,无事可做太无聊,给憋坏了。”
公众关注的力量
走过全国的动物园,虽然明显感到整体情况越来越好,但花蚀也见到,不少动物的刻板行为、低劣的动物表演等仍出现在一些动物园中,投喂、惊吓动物等游客错误行为也很普遍。一些动物园与公众仍未能真正学会尊重动物、理解动物园存在的价值。
在张恩权看来,这与国内绝大多数动物园的起源有关。20世纪50到70年代,国内几乎所有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城市都修建了人民公园、劳动公园等大众休闲娱乐场所,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些公园或原有的公园内,就划出一小块地用来饲养、展示野生动物,这些“动物角”也被称为“园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