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耕地资源利用的技术革命(2)
虽然保护性耕作被有些人戏称为“懒汉种田”,但是真正实施好这些技术,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在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先试验、示范,再推广,切勿盲目冒进;对于初次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民,应该接受培训,理解保护性耕作的内涵和意义,从理论上接受这项技术;通过多种方式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并且学会机具调节原理与方法,从装备上保障技术的实施;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而且不翻耕土壤,农田中的杂草病虫变化规律与传统耕作可能有较大差异,需要采用合理的杂草病虫新技术;在收获时,除了关注作物产量,更需要核算生产效益,关注土壤变化。
我国用占世界6%的淡水、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9%的人口,“吃饱了的中国”,正向“吃得好的中国”行进。与此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目标,与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整体安全约束,要求我们加强国土空间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把优势耕地资源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而从根本上讲,唯有通过科技进步,突破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限制,才能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我们还必须看到,藏粮于技是以藏粮于地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足够的、稳定的、健康的耕地资源保障,藏粮于技是会落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北黑土地保护,资源生态安全保护是根本、资源保护性利用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