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专利:质量待提升,转化是关键(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04 21:06:40
浏览

此外,我国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也是不足。中国有效绿色技术专利持有量排名前20的专利权人里面,国外的企业有8家,国内的高校有9家,而国内企业仅有2家。

如何从环境技术专利大国跻身入强国?“主要是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专利事业高质量开放发展,加快补齐短板,快速跟国际接轨。”燕中凯说,环境技术专利方面,我国要从提升核心专利数量、加强专利成果转移许可和市场转化、加快专利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寻求突破。

我国的环境技术专利在PCT申请方面占比还非常低。“总体比例还不足2%。”燕中凯介绍,按照环境领域来看,大气技术专利申请PCT的占1.45%,水技术占1.02%,固废技术1.05%,监测技术1.06%,土壤和地下水技术仅占0.42%。“要挖掘环境技术专利的PCT申请潜力。”

“应系统构建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解洪兴表示,除了专利、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体系还包括商标、著作权等,整个生产、销售、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会有知识产权的风险。

解洪兴建议,我国企业要积极开展专利战略管理、培育高价值的专利组合资产等。

成果转化从专利申请开始

解洪兴表示,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对成果转化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泡技术是一项会破坏臭氧层的环境材料技术。2003年,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启动了发泡技术的替代技术研发,至201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其后的成果转化过程中,却因没有形成知识产权,成果没办法实施转化。

2013年,山东理工大学启动相关专利申请工作,却又找不到一家既懂知识产权,又同时理解发泡技术的专利服务机构,两年下来专利申请毫无结果。所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科研团队一共申请了43项专利,其中包含4项PCT、4个核心专利,专利文件超过了200页,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专利组合。最终这项技术以独占许可的方式,获得了5.2亿元的成果转让收益。

“这个案例是非常经典的,代表了我们在成果转化中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就是在知识产权上的短板。”解洪兴说,如果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能形成高价值专利,成果是很难交割的。

“从科研机构角度来看,要打破科研的小循环,要将我们原来科研项目申报、写论文的小循环,变成一个产业大循环:申请核心专利、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发表论文,最终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解洪兴建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