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卫平:从原子到恒星,核物理是他的科研“圆心”(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1 16:10:13
浏览

为设计出实验装置,柳卫平拼命学习以前没有涉及的知识,和白希祥开展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计算和实验。为节约资金,他们甚至从退役10多年的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上,拆下两极磁铁和四极透镜作为主要部件用在了新装置上。

1993年11月20日,当柳卫平和同事们在荧光纸上看到代表出束成功的束斑时,他激动极了——首战告捷!

这是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束流线,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级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同类装置相当,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

有了自己设计的“照相机”,柳卫平开始琢磨如何拍摄好照片。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就发现了太阳中微子失踪现象,但几十年都难以定论,急需用不同的测量方案对中微子产生截面进行交叉验证。

1995年,柳卫平从一份文献上得到灵感,并和白希祥一起,经过反复计算,提出并实施了一个独特的次级束流线实验方案,得出了“太阳中微子失踪现象来源于非核物理截面因素”的科学结论。

这个实验成果的相关论文当时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成为该刊创立40年来第一次发表的中国实验核物理领域的论文。

在锦屏开展核天体物理实验

面对成绩,柳卫平却有着极强危机感,觉得必须开拓新领域。

这几年,他正带领他的团队在地下数千米的锦屏开展核天体物理实验,探究宇宙中的元素起源和恒星演化。“我们将向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最关键的‘圣杯’反应的直接测量发起冲击。”

柳卫平不仅能力强,而且还甘当人梯。2000年7月,他开始担任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所长。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里有很多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受到强烈的空间电离辐射,元器件会失效。柳卫平课题组原来做的是重离子核物理基础研究,为了成功转变研究方向,他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挑选出新的课题组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始做电子元器件的抗辐射加固研究。如今这个方向已蓬勃发展成为国家级抗辐射应用中心。

当年与柳卫平同窗四年的40多位同学,出国的出国,经商的经商,搞研究的也早已跳出了核物理这个圈子,只有柳卫平等少数人还坚持在核物理领域的前沿探秘。

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不带电,很容易打进原子核内引起各种核反应。或许,正因对中子有着深刻的理解,柳卫平的人生也与中子有了几分相似:做科研时,像实验室里的高速中子,不断去探索原子核物理的科学前沿;走上管理岗位,又像反应堆中的低速中子,引发裂变反应,把科研人员集体的智慧激发出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