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小微球托起“深海勇士”(2)
2013年,张敬杰团队自主研制的固体浮力材料模块在南海进行了长达155天的海试,样品吸水率小于1%,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4500米浮力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但离实现量产仍有较大距离。
2015年,机会和挑战同时到来。理化所接到了为我国第二台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提供浮力材料的任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张敬杰说:“在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前,我们只有一个理念:勇于担当,责无旁贷!这也是中国科学院人存在的意义。”
为完成这个任务,理化所紧急调配了河北廊坊园区场地,中科院先导项目匹配了部分经费。为缩短研究周期,团队一边科研一边生产,工作量巨大,失败也是一个接一个,前期每天都在打击中度过,望着堆成小山的废品,张敬杰给团队打气:咬牙坚持,胜利就在眼前!
终于,2016年12月,张敬杰团队按时交付了固体浮力材料,助力“深海勇士”号国产化率达到95%,是当之无愧的自主创新成果。
2018年8月,“深海勇士”号成功下潜到4500米的海底。“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得到消息后,整个团队欢呼雀跃:中国在固体浮力材料制备上,再也不担心受制于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评价认为,张敬杰团队的工作“为我国深潜器系列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温柔的坚持
接触过张敬杰的人往往都会用“温柔”形容她,她的团队成员则更正为“柔而不弱”。
要把一种新材料从无到有研究出来,并实现量产,这注定是一条艰辛的路。团队成员严开祺表示,研发过程中,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遇到很多困难,张敬杰面对困难则充满信心,没有设备,自己动手研制、改造;没有厂房,到郊区去租;没有测试仪器,去其他单位借用;没有检测平台,自己建……
张敬杰身上的标签还有很多,比如“坚持”,比如“专一”。
刚工作时,许多同事都选择出国深造,张敬杰却一直留在国内跟随导师做连续性研究。她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能我们靠自己。”
在合作伙伴眼中,张敬杰是谦逊的实干家。
“张老师说话细声细语,完全没有架子,但责任心很强,每次压力试验她都在现场,出问题时亲自解决,需要调整方案时二话不说就去改,从来不会遇到阻力就放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师李俊告诉《中国科学报》。
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俊透露,“万泉”号第一次下水前,为了保险起见,团队曾考虑一半用进口材料、一半用国产材料,但最终的实验结果让他们下定决心全部使用张敬杰团队研制的国产材料。
“她自信,但不自负。敢于实践,这样才真正找到科学实验解决问题的关键。”张敬杰的导师宋广智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深潜浮力材料领域,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选用国产浮力材料,张敬杰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可以形成完整的深潜装备产业链。
除了深海装备,张敬杰认为,空心玻璃微球的下一个技术爆发点可能是在能源利用、信息通信等领域,她的团队将继续专注于这一技术及其应用。
能够解决国家所需,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张敬杰说:“这是我们科研人最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