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金!制度!
人才!资金!制度!
——代表委员热议公卫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决守护人民健康”——这段出现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既是严正的要求,也是庄重的承诺。
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第一阶段的“成绩单”凸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中国人民的力量,却也暴露出公共卫生安全存在的短板弱项。后疫情时代,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浴火重生?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从“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出发,各抒己见。
人才:抓教育、保待遇
今年2月,教育部宣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因“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而成为主要扩招的专业。
然而,“同样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总体比不上临床医生。”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章晓联对《中国科学报》说,“一些医学院校甚至根本没有设置公共卫生学科,或者虽然有这个学科,却是一个弱势学科。”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公卫体系人才缺失的源头问题。要打造一支强大精干的公共卫生 “专职队伍”,就必须从这个源头抓起。
章晓联建议,必须加强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比如传染病救治、重症监护救治,实验室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还要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类创伤的救治能力。
当然,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专业,还需要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模式。
“公卫工作人员的职称论定,应当依据他们对国家传染病防控及应急工作做出的实际贡献,而不要仅仅看他们发表的论文。”章晓联说,“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力量,也要提升这支队伍的待遇。”
资金:增投入、扩渠道
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临床占95.3%,而公共卫生仅占4.7%,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仅69元——自2010年以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减。
“基本公共卫生投入不足,无法适应需求。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在大会上发言道,“部分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名存实亡,设施简陋陈旧,检测能力低下,导致疫情发生后,无法做到基本监测,从而贻误防控时机。”
黄改荣建议加大财政投入,以保证基层公共卫生系统的配置先进,技术领先。
除财政投入外,还有什么途径能为公卫体系投入“开源”呢?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可以适当引导金融资源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一方面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贴息、再贷款再贴现等扶持救助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进入公共卫生领域;另一方面要创新模式,把政府、市场、企业、金融及社会各方力量结合起来,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上来,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合力。”他说。
制度:顺流程、助吹哨
“防控重大突发疫情要诀在‘早’,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关键在‘快’。”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岑旭在大会上发言,“相比国家层面采取全面防控措施,及早采取局部措施精准防控,工作要主动得多、影响要小得多、效果要好得多。”
岑旭认为,疾控部门的使命担当表现在勇于排除干扰,吹响疫情预警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