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2)
“可以这么说,当初咱们老百姓能坐上飞机,最终靠的是私营企业和市场化竞争,我认为以后咱们老百姓能不能上太空,也需要靠这些。”梁毅辰说。
康国华认为,以往航天产业是国家主导,以任务成功为导向,不惜成本和代价;现在商业航天将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两者其实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通俗的讲,就是针对航天这个高风险产业,国家先啃下硬骨头,然后让企业来吃肉;而企业通过快速敏捷开发,迅速降低成本,反过来又促进整个航天产业的发展。
“拿SpaceX来说,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上美国60年代就解决了,马斯克作为商人,他这些年专心致志的研发其实都是围绕省钱。”梁毅辰说,“由于他预计火箭以后有大批需求,因此火箭制造过程高度自动化,人力成本很低,所以生产的产品越多,研发成本和生产线投资平摊在每件产品就越少。再加上火箭和飞船的回收技术,这项技术如果成熟的话,又能够节省海量的成本。最理想的情况是一枚火箭用100次,那比起之前用完就扔的火箭,成本就节约99%。”
2017年NASA的一项调查显示,龙飞船将每公斤货物运入国际空间站的成本是8.9万美元,仅相当于航天飞机的三分之一。
SpaceX模式能否借鉴?
在商业利益的激励下,SpaceX与其竞争对手们发起了一个又一个颇具雄心壮志的计划。
康国华告诉记者,波音的CST-100“星际客机”预计年底将首飞。而亚马逊的“蓝色起源”追求低调发展行事稳健,近期其BE-4 发动机竞标成功,成为美国主要的太空发射业务商联合发射联盟(ULA)下一代火神(Vulcan)火箭所采用的发动机。这一大单很有可能价值达数十亿美元,其飞船也在2019年开售船票。
这种商业驱动航天发展的SpaceX模式能否借鉴?
“马斯克的发射成功对于我们也有好处,就是因为这会让投资人看到这件事本身的前途,所以国内私营航天企业也能更容易的拿到投资,航天科研是一件烧钱的事,资本的流入是非常必要的。”梁毅辰说。
梁毅辰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目前开放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给私营企业,但是暂时没有像SpaceX这样全系统承包,主要是在一些零部件制造之类的“小活”,大部分的发射任务,包括商业航天活动依然是国家队领跑。比如快舟,长征11这些火箭,都是固体火箭,灵活机动,对发射场要求不高,成本低,颇具市场竞争力。
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翎客航天、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等私营航天企业,在火箭回收技术、火箭垂直悬停、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等等前沿领域有了很多突破,但暂时还没有盈利。
据记者了解,蓝箭航天的天鹊发动机(80t推力)100秒试车成功是一个惊喜,不过距离商业航天发射还比较远。
“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自身规律,目前基本按照近地、月球、火星这条脉络,虽然我们还需要在航天领域补足更多功课,但是可以说我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是快于美国的。”康国华说。
梁毅辰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优势在于“全”,世界上具备全方位航天技术的国家不多,无论是从深空探测,还是在运载火箭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站技术、卫星通讯和导航技术等方面,我们都一直是牢牢咬着第一梯队的,而且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是在缩小,这背后是全国的教育经济全面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