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心理学”在线论坛举行
“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心理学”在线论坛举办
在今年的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日当晚,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中国心理学会、腾讯共同承办的“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心理学在线论坛”举办,论坛分享中了国心理学界抗击疫情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倾听了来自英国、法国、南非、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哥伦比亚、黎巴嫩、巴西、美国等国际心理学专家的声音。
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四位国际心理学家为大会作主旨报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亚洲心理协会主席韩布新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心理学会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形成的三级应对系统、四项重点工作,以及期间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情况,并强调应对疫情不仅要提供心理服务,还应重视科学研究。
“过去4个月,学会工作可分四类,知识传播、心理援助、前线抗疫以及‘安心行动’。”韩布新介绍。在“安心行动”中,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发动了全国454家心理服务机构;开展了93场公益讲座,受众224万;开通了热线电话,已有9.8万人次接受了热线服务;学会制作的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37万次点击。
“唯有全球合作,我们才能真正战胜疫情。”国际心理学联合会(IUPsyS)主席Pam Maras在报告中呼吁,关注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介绍了国际心理科学联盟的愿景、使命,以及在疫情期间开展的心理学专业工作。
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主席Christine Roland-Lévy在报告中表示,在面对疫情时,人们会出现的六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忽略威胁、焦虑恐慌、愤怒和反抗、适应、接受、疗愈和康复,他呼吁心理学界关注疫情导致人们心态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IUPsyS前主席、泛非心理学联盟主席Saths Cooper在报告中介绍了疫情对于社会及人们的影响,呼吁大家携手同心,共同致力于让“后新冠”的世界更加包容、体贴和富有同情心。“在这个充满严重不确定性和世界不安全的时刻,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要在一起,展现出对共同美好未来的希望。”他说。
在圆桌讨论环节,各国学者就与此次疫情相关的各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如不同国家心理学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挑战,疫情时期如何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研究,疫情如何在心理角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心理学家的反思,疫情期间和之后的国际合作需求和机会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