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水牛”再现,阻断注水靠什么(2)
对于如何破除,喻海良指出,“首先,要在评价机制上严格落实破除‘唯论文’现象的相关举措。”如果学校不认可注水论文、不以数量多少给予奖励,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付出巨大的成本炮制注水论文。
2018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代表作制度,“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建立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同时严格代表作审核制度,保障代表作评价的公信力”。
此后,相关部门连出重拳,扭转科研评价中“数论文”的不良风气,并在各种奖项和荣誉评比中强力推行代表作制度。
对此,喻海良指出,在代表作制度中,应注意何为“代表作”。“要以其内容的重要性、解决了何等问题为评价导向,切不可又以期刊和影响因子论,回到老路。”
别敦荣告诉《中国科学报》,虽然已有不少政策出台,但现在很多高校依然是“说得多做得少”。并且,由于高校间存在差异,一些一般的大学还是很看中数量这一指标。“高校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制定好自己的规范,引导好自己的教师,不给注水论文留下生长的土壤。”他说。
此外,别敦荣强调,“注水论文是学术界的通病,不只存在于中国。有需求、有导向,就有市场。如果不遏制这一现象,导师论文注水,学生又加以效仿,整个学校乃至学界的风气就会受影响。”
除落实机制外,还要拆解注水论文发表平台。
喻海良建议,“一方面高校要及时更新期刊黑名单,对于多次出现注水论文的期刊要及时‘拉黑’;另一方面,在各领域组建、完善专业学会,发挥其监督作用,通过圈定一批高质量的期刊目录,遏制领域内注水论文的发表,以此培养良好的学术风气。”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