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光照有关?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3 18:15:17
浏览

 
 
抑郁与光照有关?  
科学家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image.png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薛天课题组,首次描述了介导夜间异常光诱发抑郁样表型的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证明了是夜间不正常光线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乱造成抑郁样行为,并且发现了该环路的可兴奋性受到昼夜节律门控调制,首次诠释了光在白昼和夜晚截然相反的情绪作用的内在机理。相关成果6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光是生命的基础,地球的生命体在昼夜交替的光线条件下进化,演进出一系列光感受和光调节的神经生理功能,除了成像视觉外,还包括生物钟的光调节、睡眠、畏光、瞳孔光反射、褪黑素表达等一系列统称为“非成像视觉”的生理功能。在人类千万年的进化史中,存在有真正意义的夜间丰富的光照也不过是在工业革命后的百余年时间,而进化还远远来不及让人类适应这种人造光环境的变化。一系列公共卫生证据显示人长时间暴露于夜间异常光线下,会产生抑郁样情绪和认知障碍,但是我们对其背后的神经机理知之甚少。

近期光调节情绪的神经环路研究成为热点,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碎片化的光暗刺激,可能通过视网膜至外侧缰核边缘区的投射诱发负性情绪。但是,究竟是光线还是节律的扰动影响了情绪仍不得而知,完整的光控情绪神经环路并未被刻画。更重要的是,白昼的光线往往正面调节人类的情绪,这种白昼和夜晚时段截然相反的光线对情绪的作用背后的原理一直是未解之谜。

为回答上述问题,薛天教授课题组构建了夜间光干扰模型,来模拟当前社会的不正常光照模式对小鼠情绪的影响。该研究首次详细阐述了夜间光诱发负性情绪的环路基础和节律门控机制,这些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提示夜间光干扰(城市照明或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机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夜间过度照明的潜在危害并探索防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640-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