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发加快度的奥秘(2)
导师饶子和院士不仅担当他学术上的导师,还担当他的人生导师。“所领导和各位资深科学家们指导我如何寻找个人方向,如何去做一个好的,有使命的科学家。”
选择专业之初,王祥喜并未想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将与国家的公共健康事业紧密相连,但在进行手足口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中,“科研使命感”这个词,在他心中渐渐有了具体的内涵。
每一个氨基酸的相互作用都自有意义,生物体的精准运转令人称奇,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本质,结构生物学让研究者看到常人时时身处其中却无法见到的风景。
病毒颗粒的结构里藏着什么破绽?哪个蛋白对病毒的免疫性保护更重要?当他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时,基础科研和国计民生之间的桥梁已在悄然搭建。
在疫情的至暗时刻,王祥喜日夜坚守在科研一线。
“如果我不上,那要谁上呢?这时更该我们从事传染病相关的科研人员发挥作用,而不是在小的疫情时很积极,在真正大的疫情时,又担心自己被感染而躲起来。”
“这项工作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作为课题组组长,如果我不来,如果我不那么努力工作,如果我自己都怕疫情,我的工作人员又怎么克服困难呢?”
对王祥喜而言,“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荣誉和自己曾经获得的其他奖项都不同——不仅是对个人科研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认可。“我感到荣幸,我们在做一件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都有意义的事”。
虽然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王祥喜尚未感觉轻松,在阶段性胜利之外,紧张的工作仍在继续,他说:“在疫苗正式投用之前,都会保持紧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