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高校科研气力(2)
其他重大成果还包括:重庆医科大学研发出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抗体检测产品;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研发出多病原检测产品,可同时检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毒;四川大学研发抗体检测试剂盒,只需采集一滴指血,10分钟内可凭肉眼完成检测;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相关企业研发的一系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通过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际认证,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使用。
在药物研发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已从新冠肺炎康复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对新冠病毒具有很高中和活性的抗体,正加紧探索抗体治疗的新途径。
在疫苗攻关方面,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从春节开始,快马加鞭,全力以赴,重点从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4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协同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加快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攻关,已陆续申报临床试验。
在教育部的组织下,高校还统筹经费资源,积极开拓企业合作渠道,自主设立应急专项,资助疫情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和临床研究。清华大学设立“春风基金”,首期投入5000万元,支持跨学科开展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厦门大学从“双一流”建设经费中划拨转款1500万元,设立“新冠病毒纺织科研攻关专项基金”;浙江大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立1亿元专项基金,面向全国征集和资助应急项目。
智力支撑,高校战疫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由于新冠病毒的“狡猾”,这场战争不可谓不难。除了传统的药物疫苗等治疗物资,抗疫战斗还需要大量的先进仪器和医用物资的投入。
抗“疫”前线是最危险、最艰苦的攻坚阵地,是需要人工智能发挥作用、支撑保障的重点场所。疫情期间,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珈”开始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上岗工作,游走于各个病房进行消毒杀菌。出现在抗疫一线的这支特别的机器人部队,离不开武汉大学科技工作者加班加点的研发与努力。
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利用方面,其他高校也有创举。同济大学牵头研发的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可快速评估人流中个体感染者风险;湖南大学研发的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智能消毒与巡检机器人、配药检测机器人等已在长沙投入临床使用。
为了更好地提供医疗防护,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生产企业迅速试制完成了“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在武汉医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为解决疫情初期口罩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周内就为多家企业设计出80多条高速全自动平面式口罩生产线,并很快投入生产。
疫情的发生给医疗垃圾处理、公共卫生防护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医疗垃圾可能带来的卫生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企业火速研制出“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很快在武汉防疫一线投入使用,每日可焚烧、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5吨。
全面战疫,以多学科优势提供立体化服务
除了检测试剂、疫苗药物、防疫防护等“硬装备”,疫情阻击战也离不开态势研究、数据统计以及教育引导等“软服务”。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各高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在数据模型预测分析、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