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专家:盲目推崇论文引用率效果严重(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6 18:36:30
浏览

有的学者刻意引用所投期刊上的论文和审稿人的论文,此谓“巴结引”;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引用本期刊论文,或者审稿人要求投稿人引用自己的论文,此谓“被迫引”;还有学术圈子内的“相互引”,对领导、名人的“谄媚引”……总之,围绕论文引用的各种学术不端手段五花八门,唯独见不到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再者,以论文引用率来评判论文水平的“高低”,最大的问题是极易扼杀原始创新,令原创夭折。

原始创新、高深理论成果论文,一开始“曲高和寡”很正常,而且还有可能因其思想独特、超前而受到排斥。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谢尔顿来华访问时提到,他的那篇1961年发表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论文,发表后好些年几乎没什么引用,而且在开始被引用的时候也并不完全是正面的。像这种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在获得诺奖前引用次数很低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如果教育科研单位的评价和管理者过分在意论文引用率,视论文高引用率为王道,只看结果而不计手段,把高被引论文学者奉为绝对权威,不惜把科研资源投向热门领域,鼓励跟风,这种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做法,很可能会把那些出自兴趣爱好、甘愿坐“冷板凳”、追求异质思维的创新人才早早淘汰出局。

总而言之,论文引用率指标能够反映论文被关注的情况,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追索工具。但是,在防止其负面影响的同时,如何利用好这项科学研究技术和手段,为中国教育科研人员致力于原始创新研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科技难题服务,这是教育科研评价与管理者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系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评估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编号YJZX2019-06〉资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