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曾毅病逝:一生与病毒抗争的勇士(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7-13 23:52:10
浏览

2012年,在国际病毒研究学界享有盛誉的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授予曾毅“民众卫生终身成绩奖”。该所所长Gallo说:“曾毅传授将基本研究乐成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我们都很是尊敬他。”

 

寻找鼻咽癌的元凶

 

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鸡白血病病毒……都是曾毅涉猎的范畴,并取得了不凡成绩,个中较重要的成绩有:首先发此刻我国母鸡中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阳性率很高,鸡蛋中病毒阳性率高达80%以上。

 

为低落鸡蛋的带毒率,1968年,他应用大剂量经细胞造就多次传代后的活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免疫带病毒的母鸡,冲破其免疫耐受性,使鸡得到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从而使鸡蛋的带毒率大大下降,甚至转阴,为成立无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鸡群提供了新法子。7年后,同类的事情在海外才见报道。

 

而最令全世界都另眼相看的成绩,则是曾毅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毒病因研究。

 

上世纪50年月末,总有一个想法在曾毅的脑海中闪现:“动物的癌症许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的癌症也大概是由病毒引起的。”于是他开始研究病毒与癌症的干系。“肿瘤是很难早期诊断的,一旦证明是由外来的病毒引起,肿瘤细胞必然有病毒的核酸及卵白的存在,这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随后,鼻咽癌进入了他的视野。鼻咽癌在我国南边数省, 广东、广西更是高发区。发病者92%为30岁以上的青壮年。与所有癌症一样,鼻咽癌早期难以发观,晚期难以治疗,病死率很高。对该病如能早期发明,早期举办治疗,结果很好。因此,赶早发明早期病人,对付挽救其生命十分重要。

 

其实,早在1966年,美国粹者L.J.奥尔特等,应用免疫扩散试验首次证明白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与鼻咽癌存在血清学干系。1966年,国际学界就发明,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常有EB病毒IgG抗体。这开导了曾毅,他便开始着重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干系,开展了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如何成立特异的、敏感的诊断要领,成为了办理鼻咽癌早期诊断问题的要害。其时海外都是回收免疫荧光法来做血清抗体测定,这种要领需用价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来查抄,难以在中国推广。颠末研究,曾毅和助手刘育希等终于在1976年成立了免疫酶检测法。借此要领,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查抄EB病毒。

 

1977年,曾毅带着这种新型血清学查抄要领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在自治区卫生厅和人民医院、苍梧县和梧州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与苍梧县和梧州市肿瘤防治所相助,在苍梧县和梧州市成立了鼻咽癌前瞻性研究的现场,开展了大局限的血清学普查事情。

 

2.jpg

 

曾毅(右三)协助内地成立“梧州市肿瘤研究所”,陪法国科学院院士Guy de The和Hueber博士会见苍梧县血清学普查出的早期鼻咽癌患者。

 

在其时的社会情况下,除了科研事情自己的压力,曾毅还不得不面临来自公众的不解甚至排出。内地人很畏惧鼻咽癌,认为是不治之症且畏惧熏染,甚至有家庭呈现鼻咽癌病人就送到山里,搭个帐篷,天天送饭吃,直到灭亡。

 

查抄鼻咽癌须从每人的耳垂或手指上取几滴血,许多内地住民畏惧被查抄出患有这种“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