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破解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气候变革:总体一连变干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9-23 22:07:29
浏览

 
 
中科院团队破解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气候变革:总体一连变干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最新通过阐明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前迄当代界最厚完整黄土岩芯的研究发明,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一连变干趋势,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大概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域360万年以来西民俗候变革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并大概通过粉尘输送对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出产力及与其相关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接收和全球变冷发生重要影响。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领衔的新生代情况团队与中科院地球情况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团队配合主导相助完成的这项重要研究成就论文,最近已在线颁发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这项研究首次展现360万年北半球西民俗候变革的大概汗青,为深入领略亚洲本地干旱化与全球气候变革的彼此浸染进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深入领略全球气候变革与中亚干旱区气候情况变革和西民俗候演化的干系提供了新视角。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先容说,亚洲本地干旱区的形成演化进程和驱念头制是当今地学研究的重要科学前沿问题,不只干系到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域的生态情况掩护和建树,还大概对全球气候发生重要影响。

塔里木盆职位于亚洲本地极度干旱区中心,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形成的巨厚黄土会萃在海拔3200-3300米形成宽阔平坦的黄土高台地面,其南面西昆仑山顶就是著名的古里雅冰帽地址,黄土的会萃形成进程与干旱气候和西风环流强度变革密切相关,是研究亚洲本地干旱化和西风环流气候汗青的抱负质料。

为此,方小敏研究员等与安芷生院士等相助,历时多年,在西昆仑山前海拔3300米的最高黄土台地中心乐成钻透黄地皮层,获取671米黄土持续岩芯,也成为科学家乐成获取的迄今亚洲本地和世界最厚的黄土会萃。

方小敏暗示,科研团队通过系统的古地磁丈量功效和天体轨道调谐确定西昆仑山黄土岩芯底界年数约360万年,进一步开展高判别率粒度和粉尘沉积通量阐明昭示,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一连变干趋势,经验了约距今270万年、110万年和50万年的三次急剧阶段性干旱化事件。同时,气候变革周期也由110万年以前的4万年为主,慢慢转变为以10万年为主。这些特征与冰期变革周期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冰量记录的气候变革一致,表白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大概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域360万年以来西民俗候变革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

中科院地球情况研究所石正国研究员开展古气候数值模仿表白,全球变冷是导致西风环流显著加强,促使亚洲本地气候急剧变干、粉尘释放增加的驱动力。碳轮回周期阐明展现增加的大气粉尘大概对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地球化学轮回发生重要影响,促进低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冷。

 

出格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流传信息的需要,并不料味着代表本网站概念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小我私家从本网站转载利用,须保存本网站注明的“来历”,并自负版权等法令责任;作者假如不但愿被转载可能接洽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