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泥土有机碳积聚机制研究获希望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10-10 14:28:36
浏览

 
 
丛林泥土有机碳积聚机制研究获希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博士熊鑫在传授周国逸和研究员张德强指导下,在丛林泥土有机碳积聚机制研究中取得新希望,首次提出干枯物解析进程中的产品去向,而非干枯物产量,抉择了泥土有机碳的赋存状态;高质量的干枯物其解析产品向泥土转移的比例更高。相关研究克日颁发于《应用生态学杂志》。

泥土有机碳来历于地表植被的光合浸染,生物量碳输入量抉择着泥土有机碳积聚的概念险些是全球碳均衡模子的一个基石。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量碳的积聚与泥土有机碳的积聚并不老是同步或等效的,较高的生物量或干枯物产量并不必然意味着较高的泥土有机碳储量。以往关于碳输入的研究中大概缺失了某些制约泥土有机碳积聚的要害环节。

研究人员选取了南亚热带丛林处于差异演替阶段的两个植物群落——马尾松林(先锋群落)和季风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通过15年(2000~2015年)的一连监测,观测了δ13C值和有机碳储量在植物-泥土系统中的年际变革,借助同位素殽杂模子,量化了植被范例对泥土有机碳输入和存储进程的影响,旨在从生态系统的标准阐发丛林泥土有机碳的积聚机制。

研究发明:与演替早期的马尾松林对比,处于演替后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干枯物碳氮比显著低落;尽量两个林型间年均干枯物产量没有显著差别,但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干枯物解析产品向泥土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马尾松林,二者别离为38.7 ± 3.3%和28.0 ± 2.1%,导致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泥土的新碳净输入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马尾松林泥土有机碳主要会合在表层(0~20 cm),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泥土有机碳沿剖面的漫衍更为匀称,有利于泥土有机碳的生存。研究功效表白,演替后期的成熟林其泥土碳库拥有更为富厚的有机碳源,且泥土有机碳的存储情况越发不变。

“干枯物质量和泥土含水量是影响南亚热带丛林泥土有机碳积聚进程的主要因子。”熊鑫暗示,跟着丛林演替的举办,干枯物质量越来越高,泥土理化性质产生改变;不只为泥土提供了更为富厚的有机碳源,也为泥土有机碳的存储提供了更适宜的情况,使得成熟丛林泥土依然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1374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历: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历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窜改;微信公家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接洽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