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举办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26:31
浏览

 
 
首届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举办  
专家提出以科技支撑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潜力巨大,近20多年来一直是支撑我国T字型国土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轴带。但长江经济带在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保护的重要性。我建议摒弃地区和部门的本位主义,落实‘共抓’,实现全流域的精细化管理。” 12月10日,在“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如是说。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然而过度开发导致长江流域污染严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面对长江流域的种种问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导向。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以“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就推动长江流域发展进行研讨。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表示,长江主要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说:“过去二十年长江流域在城市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有巨大进步,但是农业面源污染并没有真正下功夫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业、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据估计,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

“长江大保护如何通过水、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气候变化弹性和文化等多维管理,增加长江河湖生态系统的弹性,达到可持续发展?这是长江绿色发展需要重点考虑思路。”夏军说。

在夏军看来,做好长江水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要加快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的综合治理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做好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同时要强化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尤其是加强长江大保护的流域立法。

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承担着重要的航运功能。数据显示,2016年长江完成的航运量是密西西比河的4倍,但多位专家表示,长江航运功能发挥依然被限制。

“长江下游航道‘卡脖子’,不适应大型海船进江和江海直达需要,中游航道‘肠梗阻’,上游航道‘瓶颈’,这些造成了长江航道不畅。”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指出。

除此之外,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跨江大桥净空高度不统一,船舶标准化智能化程度低,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均在制约长江航运功能。

吴晓华表示,长江黄金水道将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要求,全面推进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到2020年实现高等级航道达到1.2万公里的目标。

据了解,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由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共同举办,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宗旨,以探讨新时代国情与发展的关系为主线,客观分析我国国情,科学评估发展态势,服务国家宏观决策。

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表示,自然科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非常重要,出口是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专家要坐在一起,共同为中国国情和人类福祉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