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炎焱燚,盘它!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2-15 09:00:07
浏览

 
 
《流浪地球》火炎焱燚,盘它!  
 

《流浪地球》火炎焱燚,盘它!


《流浪地球》火炎焱燚,盘它!

整个春节档的中国影市场,因为第一部本土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的上映,在票房和话题热度上获得了双丰收。可但凡有众人不顾一切的追捧,就必然带来批判,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从来不可能是一致的。《流浪地球》也因此为影评人和网友们提供了尽情发挥、激烈争论的舆论场。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影中的科学必须准确吗

在对影的批评声中,尤其有影评人对该故事科学设定的种种细节提出了严厉的质疑。也有的科学工作者则是认真分析了影当中所涉及的天文、物理知识是否符合真实的科学理论。

地球能否真的停止转动?停转的地球还能生存吗?一万台行星发动机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点燃木星”“从木星逃逸”的方法是否可行?人工智能可以被轻易摧毁吗?诸如此类被质疑者称为影硬伤,甚至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

影人谈论科学时必须准确吗?早在4年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在出版他的《江晓原科幻影指南》时,就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即便在影工业如此发达的好莱坞,能被科学界认可的影少之又少,而对科幻影的批评则比比皆是。江晓原引用了2010年《自然》杂志一篇文章的评价——“所有的科学技术都臣服在好莱坞脚下……因为影通常都是在歪曲科学本身”。

无论是经典中的经典《2001太空漫游》,还是征服了全世界的《侏罗纪公园》,其“科学的血统”都曾遭到过质疑。

可是,科幻作品的本质是幻想的艺术。江晓原坦言:“要在科幻影中找茬简直太容易了。”这是因为,影人和科学家的诉求和底线从来就是不同的。

这像极了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那场关于“科幻文学”到底是“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直到今天,科幻仍然无法与科学传播划清界限。

但他认为,“影只是把科学作为可利用的娱乐资源,这是好莱坞一以贯之的做法,科学知识的准确并不是影人的义务。相反,为了追求影的视听效果,科学的准确性是可以而且必须牺牲的”。

至于网友们争论的影硬伤,江晓原的评价标准是,只要不与现有确切的科学理论知识直接冲突,就不构成硬伤。他以好莱坞影《火星救援》为例,这个故事背景是火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但事实是,火星上的气压不足地球的百分之一,根本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出现风暴活动。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科学设定上的硬伤。

有关《流浪地球》的争论,大多围绕人为干预的活动,以现有的知识还无法得出完全确切的答案,所以允许更大的想象空间。“对好莱坞影无限宽容,却对中国的第一部科幻作品用无限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江晓原说。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创作》执行编辑姚利芬的观点也是如此,“对科幻影来说,能够自洽的逻辑推演是最重要的,没必要对科学知识的准确性过分较真”。她认为,观众应该从文学艺术,而非科学主义的视角看待科幻。

文本改编伤害了影

阅读过刘慈欣原著的观众知道,影《流浪地球》与小说在文本内容上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小说的尺度横跨百年,以主人公的一生作为背景,描述了地球在离开太阳系过程中人类的种种境遇。流浪之旅,九死一生,影片仅仅是选取了地球与木星之间几乎是一笔带过的交集,并充实了具体细节。

除此之外,影对原著作了大量删减,尤其是艺术、伦理、情感从人性中消失,猜忌、诋毁在人类中引发叛乱之火,这些地球末日的人类生态,对人性的拷问,均没有出现在影中。

这样的改编是否构成对影的伤害?

江晓原认为,想要将原著的宏大叙事面面俱到呈现在影中,不如集中主题,选取一个局部节点将其放大,在现有条件下更具备拍摄的可行性。“即便有所删减,故事的改编依然符合刘慈欣一贯以来在作品中坚持的几大意象:一是宇宙级别的灾变;二是人类在灾难面前的万众一心和自我牺牲;三是政府在处理灾难时的高度计划性。”

此外,姚利芬解释,刘慈欣的作品并不强调人类的个体情感,而是将人类作为整体的形象来塑造。与其小说美学风格不符的是,影强化了亲情、同伴之情。

在她看来,这种适度的妥协,是因为增加情感色彩恰恰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但由此带来的,人物动机欠缺合理性,的确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短板。

影的思想性在何处

在评价一部出色的科幻大片时,最简单的标准就是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视觉奇观。

江晓原一直十分强调科幻影拥有的独特价值,那就是在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虚拟的语境时,由此呈现或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

《流浪地球》受到一致好评,首先还是因其准好莱坞级别的视效,至于它的复杂性和反思性较于前者要弱化得多。

尽管如此,江晓原认为,《流浪地球》第一次向世界科幻影市场输出了一个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那就是“故土情结”。

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在中国人心中,土地的地位是十分高的。刘慈欣在“地球派”与 “飞船派”的博弈中,之所以选择更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球派,是出于这个民族对于故土的依恋,因为地球是人类唯一的依托和归宿。

关于影片的结尾,止于男主角个人英雄主义的献身虽然老套,在江晓原看来,它不乏对科幻作品中一个永恒问题的思考——种族的延续重要还是保持人性重要?

联合政府的“火种计划”与男主角的拯救地球计划分别对应着两条道路:一条是人类的基因得以延续,但人性没有了;另一条是始终保持人性,哪怕最终灭亡。

“影的价值取向是后者,它告诉我们,没有人性的文明是不值得被拯救的。”江晓原说。

“科幻元年”言过其实吗

在对《流浪地球》的各种赞誉声中,最为彻底的就是认为其开创了中国影的“科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