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业宁,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22日18时在宁逝世,享年93岁。
王业宁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45-1949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自1950年开始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王业宁院士历任国际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委员会(ICIFUAS)委员,顾问委员;第六届欧洲国际内耗与超声衰减会议(ECIFUAS)委员;国际形状记忆材料会议委员;国际材料联合会中国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材料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委员。
1960年代,王业宁在“固体相变及缺陷有关的内耗”研究中研制的“三级组合振子内耗仪”1964年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与国家科委颁发的工业新产品奖三等奖。她首先提出马氏体相变瞬态内耗与振动一周内的转变量成正比、稳态内耗源于共格界面的静滞后损耗等机理,早于国外同类研究十年。
1970年代,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声光品质因子的测试设备,利用这台设备测量多种激光玻璃材料的光弹系数及声光品质因子;在国内首先设计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声光调Q-YAG激光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该仪器为验证南京大学提出并生长周期极化的LN晶体介超晶格的准位相匹配非线性光学效应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也作为合作者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0年代,王业宁研究了铁畴粗化过程类似一级相变等理论和机制,发现二级相变涨落引起低频内耗峰,又提出被称为“王模型”的Snoek-Koster弛豫的新机制。在高温超导的研究中提出了“类相变”概念,澄清高温超导体磁通融化的相变机制。
1990年代在铁研究中,首先分析了SBT中存在的五种畴结构,并用镜予以证实;对某些铁存储材料SBT、BLT的优越抗疲劳性机理提出了可信的解释。在研究相变内耗与界面的定量关系过程中,王业宁将内耗仪配上显微系统,使其成为在测量内耗的同时还能观测待测试样显微结构的设备。利用此技术研究了与铁畴有关的内耗,首先发现并确认:二级相变涨落引起的低频内耗峰P1及与畴的粗(细)化过程有关的内耗峰P2;进一步发现畴的粗(细)化具一级相变特征,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畴的粗化过程类似于一级相变”,这一结论对相变内耗的理论研究来说是一项突破性的工作。随后在许多铁、铁弹相变以及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均观测到P1和P2峰,证实这是一普遍规律。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数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以上研究成果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9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业宁1994年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金牛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3年和2001年两次被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