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飞跃 未来可期(“四深”领域这样创新④)(2)
2003年,潘建伟提出卫星量子通信这一在国际上没有先例的设想。中国科学院支持潘建伟团队先期开展地面验证试验。经过数年的努力,当各项关键技术的积累已比较充分时,中国科学院又迅速决策,于2011年在国际上率先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为了推进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中国科学院统筹协调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院内相关优势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大一起协同攻关。潘建伟认为,中国目前科研环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由于中国科学院的果断决策和快速部署,使得中国在量子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
量子通信走在前列
2016年8月,由潘建伟团队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制、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中国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介绍,“墨子号”在轨测试阶段全面完成了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自测试和天地一体化链路测试,成功构建了星地单向、星地双向、地星单向量子信道,可以满足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要求。“墨子号”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实验测试平台,具备了开展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条件。
“墨子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它可以在外太空以10kbps(千字节/秒)的速率给地面站分发量子密钥,比地面同距离光纤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20个数量级以上。这项技术突破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具备了星地量子通信能力。
“墨子号”的另一前沿研究目标是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领域:即通过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分发,首次在空间尺度检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并利用量子纠缠在地面和卫星之间实现量子隐形传态。此举将使得人类首次具有在空间尺度开展量子科学实验的能力,并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
“墨子号”是中国在过去20年间大力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一个缩影。“因为中国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早,也得到国家重视,所以一直保持一定优势。”潘建伟介绍,针对广域量子通信的发展,国际上有3种技术路线: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实现城际量子通信;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
中国在实用化城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如2007年,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距离首次突破100公里;2008年,建成首个全通型城域量子通信网络;2012年,建成46个节点的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并将“基于量子通信的高安全通信保障系统”投入永久运行。
在基于可信中继的城际量子通信网络方面,中国已建立光纤总长超2000公里的京沪干线,覆盖四省三市共32个节点,是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基于可信中继方案的量子安全密钥分发干线,于2017年8月底完成验收。目前,量子京沪干线已接入包括金融、电力、政务等上百多家行业用户,并通过多种安全性测试。
而第三种发展路线——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各类海岛、远洋船舶、驻外机构等光纤难以或者无法到达的地方,“墨子号”的发射填补了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