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力水平,全球第二!(网上中国)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02 17:45:23
浏览

中国计算力水平,全球第二!(网上中国)

 

  成都智算中心作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公共AI算力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任务落地、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图为成都智算中心一瞥。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不久前,由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评估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6.9%的正增长,占全球市场比重达25%,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8.8%。从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看,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处于领跑者国家行列。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对推动科技进步、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算力产业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日益提升,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80百亿亿次/秒。

  随着中国深入推进算力和应用融合发展,算力赋能效应更加凸显。一方面,算力深度融入互联网、通信、制造、科研等行业领域,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算力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的驱动力。

  目前中国算力产业呈现出哪些发展新特点,又将如何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多行业需要算力支撑

  从互联网逐步向电信、制造、教育等领域拓展

  前不久,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在复旦大学上线。该平台由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两部分组成。

  基于高速数据传输网和云计算技术,部署在复旦校内的“近思一号”和托管在1500公里外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切问一号”连成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计算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科学智能研究与应用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研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算力在科学研究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复旦大学云上科研智算平台的成功搭建,让多年钻研介孔材料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充满期待:“实验科学的数据非常多,如果通过文献数据可以找到设计一种材料的最佳路线,将会节省很多时间,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

  “以大规模异构算力为基础的智能计算平台将成为今后科研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基础学科及交叉学科建设,实现科研成果的深度融合和转化。”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

  如今,不仅在高校,很多行业都需要算力支撑,不少地方也把推动算力水平提升、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算力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及产业创新,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当前,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算力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南新生从“存、算、网”3个环节介绍,截至2022年底,中国数据存储能力总规模超过1000EB(相当于1万亿GB),算力总规模达到180百亿亿次/秒,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

  “算力已经成为像水、电、燃气一样的基础资源,梯次优化、开放多元的算力供给体系逐步构建,在需求、标准、生态等方面快速发展,支撑着上层应用开发迭代,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头动力。”南新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