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考古如此“炫酷”(2)
“以往出土的珍贵文物,每年展出次数极其有限,像一些书画等有机质文物,经常展出很容易造成损坏。”郭青松曾经对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很是纠结。
“这几年可大不一样了!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把整个三峡都‘搬’进了展厅!”
不久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体验三峡”数字展厅对外开放。展厅内,滚滚长江“近在眼前”,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的风光尽收眼底……
“不只是壮美的自然风光,我们还深度挖掘并关联,形成了包含三峡军事、诗歌、考古、石刻、书画等历史文化的庞大知识图谱,游客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穿越’到长江三峡的不同历史时期,沉浸式饱览三峡的‘前世今生’。”
3D扫描和成像技术则成就了数字化文物与游客的“跨时空邂逅”。“我们对大量文物进行了3D扫描和表面的贴图纹理处理,栩栩如生地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貌。”郭青松说,“过去趴在展柜玻璃上都不一定看得清的铭文、纹饰、字画细节,现在点点鼠标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从“手铲释天书”到“慧眼览古幽”,有了科技的“神功”助力,考古愈现魅力!
(本报记者 崔兴毅)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