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 扩容提质 提升能力(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①)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15 06:54:01
浏览

智慧建造 扩容提质 提升能力(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①)

 

  建设中的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全景。
  李世雄摄

 

  筑路架桥、钻山入地、追风逐日,今年以来,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展现了中国建造、中国制造的高超能力,也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力支撑。

  本版今起推出“走进重大工程一线”系列报道,带大家了解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展,感受中国建设者的勤劳与智慧。

  ——编  者

   

  甘肃兰州,丝路重镇,滔滔黄河穿城而过。

  黄河以北50千米处,一片“钢铁黄河”波光闪耀,即将成为支撑“空中丝路”的新枢纽。它就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作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甘肃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民航机场工程,兰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进展如何,有什么亮点?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跃上新水平

  T3航站楼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兰州机场年设计吞吐量将提升到3800万人次

  7月上旬,记者来到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登上观测台,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场如火如荼,一座巨大的“鼎”形建筑尽收眼底。

  “这就是机场新建的T3航站楼,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比现有T1和T2航站楼的总和还要大4倍多。”指着前方蜿蜒伸出的四条指廊,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项目执行经理钱路瑶告诉记者,每条指廊长336米至422米不等,外形曲线柔和,取“九曲黄河”之意,主楼的银灰色屋面镶嵌着22个天窗,每个面积有400平方米,就像黄河泛起的涟漪。

  机场正前方是另一栋主要建筑——综合交通中心,它在周围绿化带的映衬下,构成我国传统饰物“如意”的造型。“设计之初,我们就注重将甘肃人文特色充分融入建筑当中。”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何有善补充道,“甘肃省的版图像一柄‘如意’。”此外,丝带状的换乘中心被绿树环绕,仿佛沙漠里的“丝路绿洲”,让旅客一到机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甘肃气息。

  “如意”内部,别有洞天。这座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是全国首个落实空铁(轨)换乘流程优化的综合客运枢纽,汇集了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地下20米深处,连接着兰张三四线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地下11米深处,预留了地铁站台;地面上,则是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停车楼,从新建的机场高架桥乘车前往市区,耗时将从现在的1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为何要扩建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

  “现有机场设施已跟不上快速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何有善解释道,兰州机场T1、T2航站楼的年设计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随着西北地区旅游、商贸活动日渐活跃,机场服务能力趋于饱和。到2019年,年旅客量已超过1500万人次,硬件设施不足的短板逐渐凸显。

  经过多方论证,2020年9月,总投资达330多亿元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破土动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占总投资的79%。“兰州机场的年设计吞吐量将提升到3800万人次,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要。”何有善说。

  应对新挑战

  解决巨大屋盖吊装、支护桩和工程桩“一桩两用”等建造难题

  同步提升48个篮球场大小的屋盖;为直径超过60米的双曲面支撑柱安装“龙骨”;在22米深的“峭壁”下打桩作业……兰州机场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体量巨大、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建造中遇到了许多罕见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