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源源出高原(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④)
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新华社记者 薛 晨摄
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驱车两个多小时,先绕“山路十八弯”,再爬“二十七道拐”,终于抵达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山。
登上山顶,豁然开朗。一块块蓝色光伏板绵延不绝,1600万平方米的场址面积,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
今年6月,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国投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在这里投产。电站通过输电线路接入50公里外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打捆”送出,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为迎峰度夏注入绿色能量。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建设大型光伏项目,2万多名建设者面临着哪些挑战?又是如何一一化解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施工难度大
投产后可满足约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但环境恶劣、条件差、工期紧
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推荐实施项目规模近2.5亿千瓦,约相当于11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甘孜州可谓“绿能富矿”。然而,风光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大规模接入电网,会对电网安全稳定带来挑战。将光伏发电接入水电站,借助水电的灵活调节性能,平抑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水光互补方案,恰能破解难题。
“从季节性差异看,甘孜州光伏‘冬春季出力大、夏秋季出力小’,与水力发电‘夏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形成天然的年内互补。”国投雅砻江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金国介绍,水库库容决定了水电站的调节能力。两河口水电站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0个西湖的水量,既可以实现短期的日调节,也可以实现中长期的季调节、年调节。水光“打捆”后输出稳定电力,有助于电网接纳更多新能源。
2022年7月,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开工建设。按照设计,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既能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又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综合效益巨大,但挑战也不容小觑——
自然环境恶劣。施工区域海拔4600米,紫外线辐射比平原地区高90%、氧气含量低50%,一年有1/3的时间最低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刚上山时呼吸不畅、总是咳嗽,睡个好觉都很奢侈。”项目部工作人员罗义东说,冬季八九级的大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
施工条件差。高寒高海拔地区人工、机械降效严重,机械故障率升高50%左右。尤其电站配套建设的500千伏汇集站送出工程,途经20公里的无人区,沿线植被茂密,三次跨越两河口库区,没有通信网络。建设者穿梭在荆棘密林中,攀爬超过45度的斜坡,攻坚克难、立塔架线。
建设工期紧。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的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相当于再造一座北京“鸟巢”;52.7万根光伏基础桩连在一起,总长超过1400公里;设备及物资运输总量超过1万个车次,累计行程约1000万公里。为了赶在今年迎峰度夏前投运,如此庞大的工程量要用不到1年的时间全部建成,殊为不易。
“通过创新施工工艺,我们将工程设计之初的3个月‘冬歇期’科学转化为‘大干期’,1000多名建设者选择就地过年。”项目部项目经理杨志伟说,开工以来,建设者平均每月坚守一线的天数超过26天,最长的连续坚守了120天。
创新办法多
攻克“冻豆腐”里打桩等10余项技术难题,创造施工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