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欧班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29 17:29:01
浏览

原标题:辽宁中欧班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

7月29日18时29分,伴随着一阵长长的汽笛声,沈阳至莫斯科的X8059次列车从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缓缓驶出。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沈阳)共开行424列,同比增长42.76%;运输货物34830标箱,同比增长42.79%;货重39.31万吨,同比增长55.26%,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一直以来,辽宁是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粮食、集装箱运输的核心枢纽,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一个以沈阳为枢纽,海陆联运、贯穿南北、横跨亚欧的物流网络正在形成。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半高箱氧化铝班列装车现场。李季春摄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半高箱氧化铝班列装车现场。李季春摄

订单数量增长,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我们现在采用中欧班列铁路运输,从沈阳出发,经中国各边境口岸出境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叶卡捷琳堡、乌法、秋明、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等地,历时约20-25天。时间是海运的三分之一,价格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邹宽告诉记者,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公司能将货物按时交付客户,中欧班列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物流支持。

远大智能博林特电梯一直深受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市场的欢迎,今年更是迎来了发运货物的高峰,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可以说,中欧班列促进了博林特电梯在客户中的品牌形象,助力了企业国际市场的发展。

相对于海运和空运,中欧班列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稳定性高,对具有一定运量规模、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产品,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以往的传统贸易模式中,我们的运输成本较高,客户支付了高额的运费,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涨,与出口国本地同类商品相比不具备竞争力,有些时候运输时效较长,导致商品运抵时失去了时效性,市场饱和而利润降低。”辽宁承智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熊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采取中欧班列运输模式后,为企业节约了发运成本,提高了发运时效,节省了人工成本。

货物流动是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所在地,沈阳也与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了密切联系。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沈阳)货物辐射全球20余个国家,与国内外140余个城市开展货物集散合作,吸引10余家物流贸易企业在沈投资。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首发现场。人民网 邱宇哲摄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首发现场。人民网 邱宇哲摄

畅通运输通道 加强服务保障

走进沈阳蒲河物流基地的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眼前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边是从满洲里口岸出入境的返程中欧班列,将进口汽车配件、板材等货物分装转运至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另一边则是满载生活用品、轮胎、电子产品等货物整装待发的中欧班列,将中国制造分发至东欧大陆。

面对日益旺盛的中欧班列运输需求,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参与集结中心建设。“目前,集结中心可为客户提供集装箱集结到发、场内装卸搬运等服务,让客户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铁路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根据客户需求,公司提供定制化开行国际货运列车服务,在开好去程班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开发回程中欧班列,加大回程班列开行力度,增加编组至50车以上。截至7月31日,辽宁回程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到228列,同比增加11.2%,双向货源的日趋均衡运输,更好地促进了贸易的良性循环,整体运输服务品质也得以大幅提升。

丰富的商品品类不仅可以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还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