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用水一盘棋 做好发展水文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18 06:43:01
浏览

  “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6.5万元,2023年计划收益112.9万元。”亚甫拉克村第一书记洪净介绍,村里种植玫瑰花已有上百年历史,但过去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随着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在亚甫拉克村民族特色产业园区落地投产,村里和周边开始大面积种植玫瑰花。

  “访惠聚”(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邀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经过几年发展,村民累计种植玫瑰花1090亩。

  玫瑰产业蓬勃发展,更多投资商寻“香”而来。入驻该村产业园区的艾穆杜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阿地力江·阿不都艾海提介绍:“我们利用当地玫瑰花、核桃、无花果等,生产果酱等土特产品。”

  为充分发掘玫瑰花种植资源,提升玫瑰花附加值,伊里其乡还为亚甫拉克村购置玫瑰花冻干机设备;同时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以玫瑰花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农家乐特色餐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对口援疆激活内生动力

  从塔里木河畔到天山脚下,从大漠戈壁到悠悠绿洲,一条条平坦笔直的柏油路、一栋栋特色民居、一个个产业园见证着新疆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背后,少不了援疆干部的付出。

  各援疆省份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带来资金、人才、技术,量身打造富民产业。

  北京持续推进“组团式”产业援疆,在夯基础、保运营、抓招商、强服务、树品牌等方面统筹谋划、全面发力,助推和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十年,共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96个,投入资金46.15亿元,解决就业8.8万人次。

  葡萄长廊、明湖水系、音乐喷泉、花卉观光区、龟兹小剧场……走进库车市乌恰镇甬库振兴村,满眼江南景致。

  2020年,浙江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乌恰镇选址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曾经与戈壁荒滩为邻的一个小村庄,如今成了现代化旅游新村。

  “3年多来,甬库振兴村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思路打造现代化旅游新村,在此基础上植入多种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杨勇介绍,库车土地广袤,特色农业不少,旅游资源很丰富,如何盘活优势资源,是援疆干部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输血”变“造血”,宁波援疆干部还在当地建立科创中心,引进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近30名,结合当地实际,专注于研究棉花等大田作物新品种选育、土壤分析改良、瓜果蔬菜种植等。

  “我们培育的‘甬甜9号’甜瓜,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同时大力推广设施化、精细化种植技术,让种植甜瓜效益越来越高。”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马二磊介绍。

  泽普县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鲜西梅正在生产线上经历一轮又一轮清洗,再经过三蒸三晒等工序变成消费者喜爱的果脯产品。

  作为首批落户喀什的上海市援疆企业,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形成基地种植、农户收购、加工生产、渠道销售农业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带动种植农户2000余户,有效促进附近农民就业增收。

  29岁的图尔荪古丽·麦麦提是附近的村民,5年前来到这家公司做库管工作。从不会写出库单到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她的工资也从2000多元涨到3500元。“我以前在家种地、看孩子,现在有了稳定收入,家里还买了小汽车呢。”图尔荪古丽·麦麦提告诉记者。

  (采访组成员:本报记者徐雷鹏、温素威、韩立群、胡仁巴、李亚楠、王靖远、李晓晴、孟繁哲,执笔:徐雷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0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