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身份证”搅动能源交易市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0 12:58:01
浏览

原标题:一张“身份证”搅动能源交易市场

一张“身份证”搅动能源交易市场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光伏发电站。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全面平价上网的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心也由“补贴支持发展”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绿证制度可为发电企业提供物理电量之外的绿色环境价值收益,成为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市场化机制。目前,绿证发展已迎来新的风口。

  ◎本报记者 张 晔 通讯员 董 莹 刘胥雯

  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省绿证交易规模累计突破100万张,达100.6万张,折合电量10.06亿千瓦时,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绿证的全称为绿色电力证书,它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的“身份证”。1张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每有1张绿证产生或被交易,就意味着有1000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已经上网或者被消费。

  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提升绿证供给量,扩大绿电消费需求,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双提速”。

  发展迎来新风口

  我国于2017年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对享受补贴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核发绿证,并明确用户可通过购买绿证作为消费绿电的凭证。

  “当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想参与绿证交易,就需要放弃相对应电量的补贴。”江苏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处长李雪松说,由于交易品种有限、价格限制较大、交易未与消纳保障机制挂钩等因素,绿证认购一度遇冷。

  2019年,国家准许风电、光伏电平价项目通过绿证交易获得合理收益。此后,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绿电交易政策体系,如2020年起实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明确了各个承担消纳责任的经营主体可通过购买绿证完成消纳责任权重;2021年1月1日起,绿证交易正式与配额制结合。

  “2021年,首批平价项目的绿证正式核发并参与交易;也是在这一年,我国开启绿电交易试点,出现了‘电证合一’的交易方式,也就是绿电和绿证二者捆绑销售。这种交易方式虽然简单快捷但缺乏独立定价,没有充分展现绿电和绿证的价值。”李雪松说。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全面平价上网的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心也由“补贴支持发展”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绿证制度可为发电企业提供物理电量之外的绿色环境价值收益,成为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市场化机制。目前,绿证发展已迎来新的风口。

  《通知》将绿证明确定义为“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并将绿证核发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

  “这次绿证的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此举使绿证能直接用于全社会的绿电消费核算与认证,让交易体系更统一、清晰。”李雪松说,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实,未来愿意购买中国绿证和愿意注册签发中国绿证的企业都会越来越多。

  市场预计供需两旺

  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公开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已成为新增装机和电量的主体,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