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经观察·传统产业新模样)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08 07:04:01
浏览

纺织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经观察·传统产业新模样)

 

  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无人化纤车间。
  裘恩惠摄

 

纺织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经观察·传统产业新模样)

 

  时兴纺整(苏州)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员工正在进行酸性染料化料操作。
  裘雨璇摄

 

  浙江绍兴柯桥区,历经40多年,从“水上布市”发展为“国际纺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江苏苏州盛泽镇,14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集聚了2500多家纺织生产企业,年产各类纺织品超130亿米。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当前,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纺织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409.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保持1/3以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纺织业企业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

  走进位于盛泽镇工业集中区的京奕集团生产车间,纱线一锭一锭接连下线,只听得机器声阵阵,却几乎看不见工人身影。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通过电脑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去年,我们在短流程设备改造上投入了5.6亿元,新增涡流纺纱机90台。”公司总经理陈路说,相较于此前采用的环锭纺纱工艺,涡流纺纱机将生产效率提升了25倍,工人也只需原来的1/10,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气废水排放。

  传统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纺织行业加快应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提质增效打开了新空间。截至2022年底,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达到57.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6%,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4.6%;服装“三衣两裤”单机与流程自动化基本实现,示范企业生产流程中自动机使用率达到8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6.8%。

  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实现了绿色转型。

  “2002年时,染1公斤布需15公斤水,现在只需4公斤。”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濮坚锋介绍,水耗的大幅减少源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越新印染的数字化改造始于2018年。“每台80多万元的气流缸染色机,新上了91台。加上对前道设备、管控装置等进行改造,总投入1.2亿元。”濮坚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造前,加工1米布的直接成本为2.2元,改造后只需1.7元,以一年加工约1.7亿米布计,可节约成本8000余万元,“不到两年,改造成本就收回来了,后面还可持续产生效益。”

  印染是纺织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其废水排放量约占整个纺织业的70%。近年来,随着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的持续推广应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行业协会测算,近十年来,印染行业废水处理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0%左右、80%左右、90%左右,单位产品水耗下降4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以上,水重复利用率由15%提高到40%。

  升级改造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为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不少地方采取了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