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2)
温彬: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资源配置、估值定价、风险管理、保荐承销等能力,保持资本和信贷持续增长,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资金投入,切实满足市场融资需求。
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应定位于“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在监管方面,须严格控制股东资质审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在经营方面,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依托区域发展特色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聚焦重点客群,开展特色化、精细化、差异化经营。
记者:政策性金融依托国家信用支持,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怎样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
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官刘培勇:对国家开发银行来说,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积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领域,支持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记者:如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温彬: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要鼓励保险机构持续探索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继续丰富在人身健康、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产品供给,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同时拓展服务范围,为重大科技创新、关键民生项目等提供有效保障。此外,要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推动保险资金在稳定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记者:如何通过强化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来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张望军:围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出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推动打通堵点,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推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整体保持良性互动。持续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工具,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营造“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市场环境。
同时,对资本市场来说,强化市场监管是促进长期资本入市的重要保障。未来,中国证监会将提升资本市场监管适应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规范发行和交易行为,及时评估优化股份减持、融资融券、再融资等机制安排,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统筹优化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等制度,全面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大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力度,强化穿透监管,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有力有序化解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