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养殖带来营养丰富新食物 废木材里长出海鲜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21 10:57:01
浏览

小字号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船虫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双壳类动物,它们通过挖掘废弃木材并将其转化为高营养的蛋白质,在短短6个月内就可长到30厘米。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完全控制的全封闭水产养殖系统,能将船虫培育成营养丰富的海鲜,并将其命名为裸蛤。该研究成果20日发表在《可持续农业》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裸蛤中维生素B12的含量高于大多数其他双壳类动物,几乎是蓝贻贝含量的两倍。通过在系统中添加基于藻类的饲料,裸蛤可增加Ω-3不饱和脂肪酸。模块化设计还意味着,它可在远离大海的城市环境中使用。

  剑桥大学动物学家戴维·威勒博士表示,裸蛤尝起来像牡蛎,营养丰富,而且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此次,他们使用原本会被填埋或回收的木材来养殖它们,以生产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食物。

  裸蛤没有壳,但被归类为双壳类贝类,与牡蛎和贻贝有亲缘关系。由于裸蛤不会将能量投入到壳的生长中,因此它们的生长速度比贻贝和牡蛎快得多。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生物与海洋科学家鲁本·希普韦表示,人们迫切需要替代食物来源,既能提供肉类和鱼类富含微量营养素的成分,又不会增加环境成本,新系统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团队目前正在其系统中试验不同类型的废木材和藻类饲料,以优化裸蛤的生长、口味和营养成分,并与商业企业合作扩大规模以实现商业化。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沿黄九省(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机构已达7.2万个     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代码中心)了解到,沿黄九省(区)目前共有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机构7.2万个,有力提升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沿黄九省(区)深入贯彻落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念,依托黄河流域多样的生态类型、富集的能源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中国(新疆)自贸区三大片区机构数量显著攀升     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代码中心)了解到,中国(新疆)自贸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大片区机构数量显著攀升。 日前,《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提出了8个方面25条举措,明确了自贸区的区位布局、主要任务和措施以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