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再生稻实现超高亩产1318.97公斤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20 10:54:01
浏览

福建再生稻实现超高亩产1318.97公斤

小字号

  科技日报讯 (范巧红 温锦胜 记者谢开飞)记者11月16日获悉,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再生稻示范基地近日传来喜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福建农林大学承担的“优质再生稻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结果显示,经折算,实收干谷最高亩产为606.94公斤,平均亩产为551.17公斤,加上头季平均亩产767.8公斤,今年再生稻一种两收实现超高亩产1318.97公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感到非常震撼,没想到再生稻的再生季产量这么高!”康绍忠院士表示,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栽培技术有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是一种值得南方稻区采用的稻作模式。福建农林大学林文雄教授团队在开展机收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其技术体系进行了多年的大田实验示范,增产效益显著,可以在福建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

  再生稻是我国南方很多省份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稻谷总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传统的再生稻头季需要人工收割。随着劳动力转移和人工成本增加,人工收割头季再生稻的模式不为农民所接受,而常规机械收割头季稻对稻桩碾压破坏严重,影响稻桩腋芽萌发二次抽穗和再生季稻的最终产量。

  “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是一种对栽培技术要求很高的稻作制度。”林文雄教授介绍,为了让农民掌握再生稻种植技术,帮助种粮大户重拾种粮信心,2015年福建农林大学团队与建阳区农业农村局在水吉镇和平村建设了千亩示范片进行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通过再生稻种植良种良法相结合、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机收再生稻低位芽萌发率低、机收碾压减产严重等难题,极大提升了再生稻的产量和质量,已经连续8年实现亩产超吨粮目标。

  “现在种田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从耕地、施肥、插秧、收割再到稻谷烘干,水稻种植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吉镇种植大户李家寿说,得益于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团队的技术指导,再生季稻亩产增产约300公斤,而且再生稻米质优、口感好,市场上供不应求,等再生季全部收割完,准备种些冬季蔬菜,收益会更高。

  “该项技术不仅能增产增收,还能减少碳排放。”林文雄说。经测算,应用该技术的再生稻较常规早晚稻种植模式节水15.1%,单位稻谷产量的CH4、CO2排放量分别减少34.11%、20.40%,减少施肥量20%。

  同期举办的再生稻绿色丰产高效栽培学术研讨会上,南方10省从事再生稻研究的专家围绕新时期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共促我国再生稻产业实现新发展。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业内探索网络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数字素养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焦磊)今年以来,AIGC技术在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得到了广泛应用,赋能美术创作、媒体剪辑、效率提升和智能问询等多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机遇。 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如何避免信息误导、如何确保技术的公平使用……AIGC在快速商业化落地的同时,也给应用带来了诸多挑战。…    
融合共建自驾出行新生态 神州租车与北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焦磊)伴随着新出行兴起,租车需求持续释放,租车游成为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新潮流。近日,神州租车与北京汽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携手探索围绕新车型、新场景、新服务的合作空间,结合各自优势为出行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