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创造辉煌(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2-18 09:18:01
浏览

“电力天路”点亮雪域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全运行三年,成为又一条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光明线、保障线、幸福线;内蒙古兴安盟崛起百万千瓦级风电大基地,构成了一幅壮阔的草原奇景,用草原的风助力乡村振兴;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日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前,大山里的孩子在煤油灯下读书,“拉闸限电”也是很多地方的家常便饭,从45年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5712万千瓦,到2022年底达28.1亿千瓦,增长22.2倍,稳居世界第一位;从不足0.06千瓦到1.8千瓦,人均电力装机容量增长30倍。

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成为世界第一水电装机大国、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大国、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大国、世界第一在建核电装机大国,我国已经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国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96%,名列世界前茅,其中特高压输电技术更是全球遥遥领先。

支撑电力行业实现飞跃的是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的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步向前的电力体制改革开启新征程、进入新阶段。2015年3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启,加快推动我国电力交易市场化,各项改革试点工作迅速推进,市场体系建设蹄疾步稳。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如今,我国电源结构明显改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4.04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一个更加清洁、低碳、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建立。

电力工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长的典型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不断攀升,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40万家,工业总体实力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首次突破20万亿元,2021年达37.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6%。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企业盈利结构改善,高端制造大幅增长,新兴产品增势迅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宏观政策,保障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民营经济焕发活力;外资外贸保持增长;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政策显效,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不断调整完善产业链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冲击。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可靠支撑。

拓展开放共赢的新境界

“从雅加达到万隆,时速350公里,高铁将行程从3小时缩短到40分钟;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一首名为《雅万之歌》的说唱歌曲在印度尼西亚网络上走红。雅万高铁今年10月份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