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符合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01 09:34:08
浏览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实际需求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局面。下一阶段,需不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继续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二是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县域为中心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提升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布局,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持续推动城市赋能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在推动城市要素下乡的同时,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让农民真正能够进城安居乐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是深化认识。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城市和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整体,充分认识城市繁荣需要乡村在资源、产品、劳动力方面的支撑,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二是推动科技进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重点加强生物技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民增收。三是提升人力资本。根据城乡融合发展需求,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针对性地培养引领型、实用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引导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注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形成良性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政策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投资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着力解决深层矛盾问题

  在制定目标、规划路径、设计政策的过程中,要把握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

  一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致力于突破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城乡割裂、要素单向流动,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进一步消除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间要素双向流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资源交互、产业融合发展,以城市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