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2018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嫦娥四号着陆器首次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发出深空探测中国“最强音”;传统产业转型优化再度焕发生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中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度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双引擎……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呈现复杂而多变的形势;国内正处于发展重要转型期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期,面临诸多“阵痛”,机遇与挑战并存。
抓住机遇,冲破险阻,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一,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原始性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2018年,我国综合创新能力位居世界第17位,并逐渐进入与世界先进水平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状态。然而,由于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我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常遭遇“卡脖子”困境。
原始创新与技术攻关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勇攀科学高峰,更需要管理部门营造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制度保障和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以原始性创新带动核心技术突破,为强国建设打造强大的科技力量优势。
第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发展注入产业动力。
在我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等重要,它们共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改造传统产业,不等同于关停并转,而是要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变革生产方式、管理营销模式,提升巩固传统动能优势。
同时,还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果,瞄准未来产业布局,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激发新力量,发挥新优势。
第三,改革完善人才机制,为发展集聚人才优势。
人才是当今国家发展和竞争的重要生产力,谁拥有且善用人才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先机。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只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软、硬环境,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汇集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新动能凝聚新力量,新力量彰显新优势。新旧动能转换已从“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高质量发展的列车也已“动力十足”,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自信。
《中国科学报》 (2019-03-0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