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巨大(产经观察)(2)
《方案》明确,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徐伟认为,对于城镇既有建筑,各地区应全面开展摸底调查,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明确重点用能设备、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对于农村既有建筑,应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原则,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
加大光伏、余热、地热等应用力度,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我家屋顶装了59块光伏板,不仅隔热保暖,还能带来发电收益。”对于自家的“阳光存折”,陕西铜川市克坊村村民徐女士很满意。2023年,隆基绿能在克坊村开始打造“光伏零碳村”。据测算,项目将为约300户村民建设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每年发电约791万千瓦时,产生的绿电将基本抵消全村日常碳排放。
“未来的建筑,将是可发电、会节能,且与建筑风格、周边应用场景深度融为一体的产物。”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相关行业应深入思考农村用户需求,提供结实耐用、外表美观的产品,以及与当地特色民居完美融合的解决方案。
山东德州市,占地505亩的乡村玻璃温室,采用中深层地热供暖,温室内始终保持温暖如春;黑龙江哈尔滨市,乡村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高效利用秸秆,为居民供暖供热……各地正积极推广农村建筑等设施用能低碳转型。
“据统计,我国农村建筑等设施屋顶可安装光伏装机潜力超过19亿千瓦,未来80%以上的农村地区基本可仅依靠建筑自身的光伏发电和周边的水电等提供生产生活用能。”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看来,农村地区还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应用较为成熟的生物质燃料、沼气等技术将其转化为零碳燃料,“加快推动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将农村地区从化石能源消费者转变为低碳零碳能源的重要生产者,可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不只是农村。目前,我国建筑用能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依然较高,如部分地区冬季取暖仍消耗大量煤炭,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为此,《方案》对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提出了一系列举措,要求结合实际加大建筑领域光伏、余热、地热等能源资源应用力度。
——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
“《方案》提出,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此举可逐步减少建筑终端化石能源消费,有效提高建筑用能清洁化水平。”江亿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建筑炊事、生活热水、采暖等天然气普及率较高,医院、宾馆等还有一定量的蒸汽锅炉使用燃气或燃煤,建筑用能电气化存在较大潜力。
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也有现实条件支撑。“目前,市场上各种功能完善的电磁炉、电炊具、电热水器等用电设备,已基本可以满足家庭、医院、餐饮等方面的日常需要。此外,我国目前实际执行的居民用电价格较低,与燃气相比具有价格优势,提高建筑用电比例也能够有效降低用能成本。”江亿说。
——积极支持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6亿千瓦,未来还将快速增长,全国城乡建筑及周边预计可安装光伏装机达28.5亿千瓦,可为光伏面板安装提供充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