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式”发展,中国经济潜力巨大(锐财经)
今年一月至二月,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四百二十一点三亿元,呈现出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图为三月三十日,在位于岚山区的山东华源索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数控机床前值守。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领域的企业正在用新技术提质增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图为工作人员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的捻线车间作业。
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2024年,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如何客观阐释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前景怎么样?
3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智库学者合作撰写的《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首次提出了“大国复利”的概念,认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绩,这正是“大国复利”的体现。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新增社会财富质量明显提升
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报告认为,中国用过去75年的和平发展,累积下超大规模、高水准、能在未来持续产生复利的社会财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有2.4亿受高等教育人口、6000万工程师、50万亿级消费市场;中国有百万亿元基础设施存量、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全球最大且覆盖所有村镇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中国有占全球40.5%的经世界经济论坛组织遴选的“灯塔工厂”,摘下了一颗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2022年,在全球高技术及科技密集型制造品出口中,中国占比为18%。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新增社会财富质量明显提升。报告选取新民生、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五大领域,集中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民生领域,中国每年有近八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2012—2023年,全国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民生支出金额由4.1万亿元升至约10.4万亿元。“能够在民生福祉中不断加大投入,正是中国长期和平发展累积的复利硕果。”报告认为。
在新基建领域,中国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集中发力。新基建不仅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复利的实现,关键在于主体的持续获利能力能够得到可靠保障。在数字经济时代已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新基建正为复利的实现持续赋能。”报告中说。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如何理解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报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累积,能够给国家带来“复利式”发展。大国复利具有收益稳定性、长期积累性和可持续性三大特征,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持续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具有巨大的潜力。
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利式”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例如,通过实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等一系列“强国”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驱动优势不断凸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