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4-12 02:10:01
浏览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范高晶(中)在开展潜标回收作业。
  林子璇摄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姚旭在安装低频射电全天频谱设备。
  张 通摄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程绪宇在南极中山站附近。
  受访者供图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在秦岭站建设现场,祝贺驾驶雪地摩托通勤。
  林贻语摄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雪龙”号行驶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
  王 娜摄

 

探索自然奥秘 勇攀科学高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山东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本次南极考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考察队队员们经历了哪些难忘瞬间?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听他们讲述南极科考的故事。

  ——编  者  

  “雪龙”号大洋队队长范高晶——

  在困难和考验面前结下深厚情谊

  尽管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已经结束,但与队友们共度的时光仍历历在目。

  本次大洋科考部分,我们主要开展了以营养级结构为重点的南极周边海域海洋生态要素调查监测和科学研究,项目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涵盖海洋技术、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研究内容。

  大洋科考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随时可能遇到气旋频繁、海况恶劣的情况。原本我们规划了一个半月的作业时间,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耽误了6天船时。但大洋队队员们以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克服各种困难,仍提前4天完成任务。

  还记得,我们刚到现场作业,就遭遇了强气旋的状况,最大涌浪达到4米,最大阵风直抵9级。大洋队共计31名队员,其中21人首次参加南极航次。面对这样复杂的海况和气象条件,老队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带着新队员一起不断优化调整作业计划,细化每项作业步骤。面对严峻的考验,有的队员肌肉拉伤、皮肤冻伤,疲惫到随时可能倒头睡着,但没人有怨言,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地完成了大洋科考任务。比如,圆满完成所有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采集到了关键长时间序列数据和样品,为后续研究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生源元素循环、碳源汇格局的影响提供重要支撑。在困难和考验面前,大家结下了深厚情谊。

  从我接触南极科考算起,至今已10年。这10年,随着保障能力的提升,我国极地考察从零散多学科调查向聚焦科学目标转变,从单船考察到“双龙探极”,航次大洋作业时间从最初的不到一个月逐步增长到两个多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我国南极考察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多的成绩。

  (本报记者胡润新采访整理) 

  内陆考察昆仑站(泰山站)队队长姚旭——

  每次到南极都有不同的收获

  南极大陆古老而神秘,尽管我已经参加了16次南极考察,但每次来,我都像第一次一样对待,不敢有半分松懈,也都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