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4-16 00:43:02
浏览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3方面:创新发展是根本动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是内在要求,协同发展是内生需要。”赵刚说。数字技术创新,既推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也为传统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赋能,催生大模型辅助科学研究、数字孪生仿真等研发新模式,大幅提升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数字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大模型的通用和专用智能水平取得重要进展,对脑力劳动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成为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人工智能+”成为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最活跃领域。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大模型可以与传统产业进行“智改数转”结合,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赋能者。抓住人工智能的“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大模型能力赋能重点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向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大模型在投入生产实践与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效能上仍有不足。未来要坚守安全发展底线,从政策和标准布局,为推动大模型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做好保障;开拓更多大模型应用场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模型普惠发展,让广大中小微企业用得好。”周鸿祎表示。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将拓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不同环节,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不同行业应用。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赵刚认为,开展“人工智能+工业制造”,要以实现制造业脑力劳动自动化为重点。开发工业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生成设计”等创新应用,实现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开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推进嵌入大模型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工厂的试点应用,提升工业自动化产线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品”,推进大模型智能嵌入产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更好服务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

“要引导企业投入资源建设高质量的数据仓库,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高质量数据直接决定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这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此外,创新技术研发与合作生态、制定标准和政策、加快人才培养和产业链现代化都是推进‘人工智能+’的关键。”韩健表示。(记者黄鑫)


(责编:方经纶、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