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承包”了182万个工作机会
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小程序“承包”了182万个工作机会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当这句标语最初出现在大众眼前时,许多人都抱有疑问。如今,10亿级用户体量的微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一些人,不仅将微信用于生活,更是在微信“就业”。
3月4日,微信、中国信通院、数字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报告中显示,2018年,微信带动就业岗位2235万个,连续五年年均增长约22%。这其中,小程序成“就业大户”,2018年带动了182万个就业机会,相比2017年增长了75%,其中直接就业机会达70万个。
小程序为何如此受“青睐”?
自2017年初上线以来,微信小程序在两年内获得了飞速发展,尽管在张小龙口中“小程序看起来挺慢的”。如今,从挂号看病到出门点餐再到超市购物,小程序随处可见。
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小程序数量超100万个,覆盖200多个细分行业,2018年累计创造商业价值5000亿元。报告中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商品销售类、商业服务类、客户服务类的小程序占比较高,分别为85%、75%、63%。
面向开发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小程序因易学习、成本低、开发快等优势获得开发者们的认可,因此成为带动就业的一大重要引擎。小程序提供的灵活工作状态打破了时间、地点限制,通过技术手段消除城乡就业的数字鸿沟,帮助从业者进行数字劳动,降低了就业门槛,丰富了收入方式,退伍军人、农民工、家庭妇女、残障人士等群体迎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透过小程序带动的就业机会,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获得了新的创业空间。这些创业者通过学习能快速掌握数字技能,迅速启动并运行项目。在中国信通院的调研中显示,19%的开发者在一周以内就能开发一款小程序,而用时在一月以内的开发者占比高达80%。因此,在调研报告中,71%的开发者表示未来会积极部署,还有47%的开发者非常愿意向其他组织推荐小程序。
他们都在小程序里“创业”
小程序在降低就业门槛的同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变现渠道。这其中,网红大咖“黎贝卡”的故事一直在小程序开发者中被反复提及。
2014年就创办了时尚公众号的黎贝卡,通过创新内容吸引了大批粉丝后,与故宫等IP尝试营销,随后采取“文章+小程序卡”的方式打造了完整的购物闭环。2017年底,黎贝卡的自有品牌小程序开售,创下了7分钟交易额突破100万元的成绩。
在小程序中获益的不仅有黎贝卡这样的“名人”,更多的是勤恳奋斗的普通人,“北漂青年”徐佳义对此深有感触。抱着“做一款不孤独的小程序”的想法,徐佳义开始了他的小程序创业路,经过两周开发上线,100多天起早贪黑的迭代和运营后,专注社群管理的小程序“小打卡”与用户见面。
在“小打卡”最初的上线阶段,徐佳义一人承担着产品经理、开发、运营等工作,通过摸索微信的特点,以及线上线下场景结合的方法,最终,徐佳义在营销投入基本为0的情况下,让“小打卡”完成了从0到10万用户的冷启动。如今,近百万打卡日记在这里分享,“小打卡”也进入到了公司化运营。
从黎贝卡的“买买买”,到徐佳义的“线下生活线上打卡”,小程序已经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生活的桥梁,也成为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支点,同时也为劳动者们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以及更高的就业质量。
从《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中可以看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工具,正在促进就业方式的改变,打造新型求职渠道,激发创业活力。在这些新生态中,黎贝卡与徐佳义的故事将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