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下足“绣花功夫”(2)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决定了各地应采取差异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比如,安徽省铜陵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积极探索老旧工业区更新的新机制;黑龙江省鹤岗市将废弃用地转换为公园绿地和都市农业等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吸引力等。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城区的上新街片区历史文物、名人故居较多,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但该片区也有自身的烦恼:现存建筑以上世纪50年代前后修建的平房为主,居住环境较差;周围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落后,许多居民仍在使用旱厕和罐装液化气,生活不便。原有产业外迁,也导致当地发展动力不足。
“我们通过保护和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居住条件,展现片区的文化魅力;通过产业导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体验。”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市中公司副总经理李震向记者介绍,城市更新过程中,上新街改造并非简单拆除重建,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
“以田家大院为例,更新改造时首先明确施工程序,施工前进行多次技术交底,制作工艺样板,反复验收校核;施工时先进行样板段施工,达到效果后进行批量施工。房屋施工时,为减少对原有墙体的扰动,外墙部分均用人工进行清理清洗,剔补墙砖重新勾抹灰缝,力求与原建筑风貌保持一致。”李震说。
今年,济南市有关部门计划完成上新街和泺源大街沿线老旧房屋和上新街市政道路的改造提升。截至目前,沿街房屋的改造修缮已完成70%,市政管线敷设及道路回填硬化已完成。
中山路是福建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拥有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百年红砖骑楼建筑群之一。近年来,这里的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立面风貌受损,地下管网老旧、排涝能力不足,架空明线密布、各类表箱杂乱,制约了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泉州市住建局技术中心副主任谢永明告诉本报记者,为了让侨乡老街焕发生机、留住乡愁,泉州市有关部门以“低冲击、微干扰”的方式精心织补城市功能,推动古城更新。“目前,我们已完成中山中路、第一分区29条街巷的提升,正在循序进行中山南路等区块的提升工作。此外,泉州还对重要节点开展修复提升,如工艺美术厂、状元街、清源书院等;增加了城市配套项目,如口袋公园、公厕、变配电房、停车场等。”谢永明说。
谢永明认为,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中,施工方应下足“绣花”功夫,力争做到交通组织微循环、居民生活微干扰、施工机械微型化、施工组织微扰动,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保障工期受控、保障用水用电、保障上学上班、保障道路通畅。
盘活资源,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中国各地推动城市更新的主动性日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