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绿色化能源低碳安全发展新方向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15 01:36:01
浏览

原标题:数字化+绿色化能源低碳安全发展新方向

   【生态笔谈】

   如何从生产端、需求端、市场端、监管端出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能源产业的“优结构”“减存量”“增效率”“控质量”,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缓解能源产业碳排放持续增高走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我国是典型的“富煤、贫油、少气”国家,一直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符合能源转型升级方向和优化能源结构要求,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数字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将达到121亿吨,其中能源领域占总减排量的15%。《“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接连出台,体现出我国对于推动能源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视程度。

  生产端:

  用数字技术“优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一半,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将数字技术融入能源生产端,解决生产管理不善、需求预测不准等问题,推动能源产业“优结构”,是实现能源数字化和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举措。

   为此,要重视能源智能园区建设。集地理位置、资源聚集和产业带动优势于一体的能源智能园区,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力,能源产业应积极吸取数字化运营管理经验,重视“智能工厂”和“智慧矿山”投入,提高能源采集效率,通过控制碳排放和加大碳吸收实现园区碳中和,避免生产端因能源浪费以及人员冗杂带来的碳排放。同时,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能源产业混合着多种不同的管理体系,应打破不同体系间的合作壁垒,形成互联互通互享的智慧能源决策格局,提高全社会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形成不同行业间能源利用的优势互补,从而重组生产端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量。

  需求端:

  用数字技术“减存量”

   工业、交通、建筑等能源需求端承担着“减排增汇”“源汇测算”“降碳固碳”等重任。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能源消耗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幅度超过6%,2022年增长0.9%,达到368亿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达成能源需求端碳排放的“减存量”目标,是实现能源数字化和低碳化发展的第二步举措。

   数字技术的优化分析、跟踪监测等功能在能源需求端大有可为,可以此推动实现从“减排”到“达峰”、从“减存”到“中和”的目标。一是提高能源需求预测能力。利用数字软件模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能源需求预测能力,实现能源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减少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导致的能源闲置、浪费与短缺等问题。此外,还可利用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高效管控能源需求过程,优化能效策略。二是提高碳源数据管理能力。利用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城市、工业园区的碳源分布,通过标识解析技术协同管理碳源数据,借助区块链技术溯源碳资产,构建城市、工业园区碳源指数等定量评估模型,挖掘碳源数据,辅助减排决策。三是提高碳汇技术减存能力。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实现碳中和;同时,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技术,集成评估城市、工业园区不同项目类型的碳汇量,为碳汇智能决策及后续数字政府考评治理提供依据。

  市场端:

  用数字技术“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