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产业转型向“新”而行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7-11 07:06:02
浏览

  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不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态效益也逐渐显现;坚持多业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谋划重点项目……曾经靠煤而兴的河南鹤壁,如今走上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正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煤炭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建市之初的90%,降到目前的不到10%;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从2012年的23.5%,增至目前的53.3%。河南省鹤壁市这两组数据,一降一增。

  这背后,是当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转型新路的努力。鹤壁靠煤而兴,一度陷入产业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困局。近年来,当地不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持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走出一条向“新”而行的路子。

  整改“低小散”,煤炭产业“绿”意十足

  夏日的淇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玉带,很难让人想到鹤壁曾是一座煤城。

  通过高能耗、高排放换取工业增长,鹤壁的发展之路一度越走越窄。痛定思痛,近年来当地坚决推进“腾笼换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三五”以来,当地启动露天矿山综合整治项目,关闭“小、散、乱、污”露天矿山37家,整合成5家大型矿山企业。

  同时,鹤壁推进低碳园区等绿色创建活动,建成花园式工厂40个。“2020年以来,我们投资1200多万元用于矿井水处理,实现了矿井水的达标排放。”鹤壁市中泰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坡说。如今鹤壁的煤炭产业走上了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矿山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效益也同步提升。

  再到位于鹤山区的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物流园看看,一台如长龙般架于铁轨之上的管状皮带输送机引人注目。

  “这台管带机长约30公里,可实现煤炭全程无尘搬运。”物流园生产调度长王洪林算了一笔账:运输成本仅为同等距离汽运的约1/6,每年有700万吨煤炭由管带机运抵发电厂,可减排二氧化碳27万吨。

  昔日“工业疮疤”,也变为青山沃土。整改“低小散”的矿区后,鹤壁加快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204个,治理修复面积超5164公顷。

  在淇滨区下庞村的火山地质遗迹公园,绿树葱葱、游人如织。这里原是一座废弃矿山,鹤壁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综合整治一体化推进。原来的“黑山头”,现在成了休闲好去处。

  近年来,鹤壁完成造林11.5万亩,同时建立总投资330亿元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库,治理恢复矿山、低效林地等1.13万公顷。绿色,已经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多业并举,加大产业转型力度

  “低小散”煤炭矿区被整改后,空缺如何填补?鹤壁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向多业并举转变、向高精尖转化。

  走进鹤壁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只见一袋袋刚下生产线的聚甲醛产品在机械手臂的操控下,缠绕、打捆、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煤炭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甲醇,经加工就成了聚甲醛,可替代钢铁、铜、锌等金属材料,用于汽车、电器、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产值能翻好几番。”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耿胜楚介绍。

  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鹤壁向下游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延伸,重点打造聚甲醛、聚氨酯、可降解材料三大产业链条,加速形成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白云岩资源发展镁基新材料产业,就是鹤壁转型发展的又一缩影。

  在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全自动镁合金、铝合金压铸生产线旁,摆放着刚生产出来的汽车防撞梁。“这是铝镁合金,比传统钢材更轻、结构性更好,非常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产业园负责人李丕说,公司已和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了供货合作,订单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