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完善资本市场工具 为实体经济发展添“动力”
原标题:丰富完善资本市场工具 为实体经济发展添“动力”
7月29日,证监会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年中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用好债券、期货、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稳妥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债券、期货、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为了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下一步要继续推进交易所债市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丰富创投机构退出渠道,为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持续丰富期货市场品种,推出适合国情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品种,发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功能,服务中小微企业,持续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债券市场是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对于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30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含企业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规模合计2.83万亿元,同比下降6.41%。
谈及今年以来交易所公司债及ABS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经济复苏阶段社会有效需求可能不足,导致融资规模减少;二是在“一揽子化债”背景下,城投平台融资渠道收紧,对公司债及ABS发行产生了抑制作用;三是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在比价效应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及ABS进行融资的意愿可能有所削弱。
不过,今年以来,交易所国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比如,据北交所官网信息,今年上半年,北交所发行国债2.2万亿元,同比增长37.38%。明明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北交所债券市场功能,强化了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中央财政发力,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旨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提高交易所债券发行规模,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多层重要意义。明明表示,首先,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其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再次,国债的发行可以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发展;最后,债券市场的深化和完善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能力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服务所在辖区中小微企业的私募股权市场,是地方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17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12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950家。
为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证监会累计公布2批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此外,监管部门推动三四板全面合作对接,落地“绿色通道”“公示审核”机制,助力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北股交”)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可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机会,解决企业发展初期的中长期资金供给问题。此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工作中也承担着培育、孵化、规范的职能。